一提泼彩,你想到的仅仅是张大千、刘海粟等前辈大师的泼彩杰作?古已有之的中国画泼墨泼彩,其实也在与时俱进。
今天,刘海粟美术馆迎来筹备经年的第四届泼彩画双年展。展出的22位当代艺术家的75件泼彩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刷新着人们对于泼彩的印象。不少作品已完全跳出传统国画范畴,与当代水墨发生着关联。
泼彩画双年展这项由侯北人美术馆开创的艺术盛会及学术研讨活动自2014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从2018年第三届开始,由刘海粟美术馆和侯北人美术馆共同主办,由此刘海粟与侯北人两位泼彩画的先贤践行者再次交汇,谈艺论道。
泼彩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很多时候,艺术家在创作这样的画时并不是非常自觉,没有形成自身的特点和体系。20世纪后期,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在东西方各种艺术思潮的碰撞下,张大干、刘海粟等画家开启中西融合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的创新,带动了泼彩画的兴盛,之后朱屺瞻、谢稚柳、宋文治、侯北人等一批画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杰出创造,彰显中国画的写意精髓,为中国画在新时代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表现之路,对中国画的写意倾向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四届八年的这个双年展,展现的是中国画发展的一个方向——泼彩画。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年龄的跨度很大,作品形式以及表现手法差别也很大,也正表现出当代泼彩中国画发展的现状。”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侯北人美术馆名誉馆长赵宗概说。
前三届泼彩画双年展其实更像是寻找泼彩艺术家的一个过程,同场甚至会展出张大千、刘海粟的泼彩作品。到了今年的第四届,展出的作品已经完全没有先贤的作品了,反而突出了很多新生代。
“我们可以看到80后、90后艺术家的艺术表达方式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泼彩画这种直观的表达产生了一些不同之处。但是我们觉得,泼彩的精神,其实就是中式的一种大写意的文化精神,与西方的抽象有相像也有不像的地方。在这样一种语境之下,我们希望年轻人能够共同探讨泼彩的这么一种艺术精神,而不是局限于纯粹的艺术技法方面,希望在这个双年展上展示传统国画当代转化的一些方式。”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告诉文汇记者。
“即便是张大千、刘海粟等先贤的泼彩艺术,面貌也各不相同。”阮竣说,暮古多年的张大千,在旅居美国后总结中国传统笔墨的精髓,对中国青绿山水表现技法进行创新,创造了大泼墨、大泼彩的新技法,彰显“写意”的本质,不仅在驾驭笔、墨、色、水、纸等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而且为中国画开辟了新的表现道路;而在艺术上一贯坚持"中西融合"之路的刘海粟从张僧繇没骨法中抽出了中国色彩法"随类赋彩"的原则,与西方后期印象主义和野兽派的用色和造型原则做有机的融合,从传统图式中抽离出的富于个性表现力的笔、墨、色、型,作为他自己抒发激情的元素,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泼彩风格。
阮竣认为,重要的是把握泼彩大写意的一种核心。这可能是一种中式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色彩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刘海粟一定要去黄山写生,他需要与自然产生互动关系,所以他的大泼彩最后呈现的大部分是黄山题材。这种泼彩离抽象还有一点距离。因为抽象很多时候是一种概念性的,一种思维方式的表达。那我们是不是能够提出一种中国自己哲学体系下面、有中式载体的一种半抽象表现方式,它有点像意象,更像有着中国特有的那种哲学精神。”
“双年展是一种机制,一个平台,一种国际的对话方式和语境,借助这个机制,我们试图将这一源于中国传统水墨的转型探索流派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并向世界艺术界进行交流和传播。面对中西文化不断碰撞交融的当下,我们期待一代又一代新生力量,如张大千、刘海粟等先辈一样,树立文化自觉的态度,在传统民族文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推动下,以泼彩画这一特色的探索手段构建具有中国当代艺术特色的创作和评价体系。”阮竣说。
作者:范昕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邢晓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