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莫奈的《日出·印象》空降上海之后,申城再迎西方艺术大师名作——蒙克的《呐喊》!BBC 曾把《呐喊》称作仅次于达·芬奇旷世之作《蒙娜丽莎》的世界第二名画,可见其在文化视觉领域的广泛影响力和地位。
今天起,“呐喊与回响——爱德华·蒙克版画及油画展”登陆上海久事美术馆。其中,最令人“尖叫”的,莫过于蒙克珍贵的1895年石版画《呐喊》。这是《呐喊》主题作品本世纪首次来访。
别看这只是一幅版画,版画在蒙克的艺术生涯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更况且它是蒙克唯一手工上色版《呐喊》,地位仅次于四幅全色彩绘画的《呐喊》。褪去油画般刺眼的色彩,它给人留下了更多的心理解读空间。
此次展览是继2019年大英博物馆“爱与焦虑”爱德华·蒙克特展之后,规模最大、作品最完整的一次以蒙克原创版画作品为主的展览,在“生命”“爱”“忧虑”“呐喊”“故乡”等五个主题板块中,共展出从蒙克最早的一批版画创作直到其生涯晚期的原创绘画作品总计53件,创作时间跨度长达30年。
这些展品均来自挪威著名的冈德森收藏,这个家族曾与蒙克本人有着密切的交情。
跨度长达30年、可与油画参差对照的版画,勾连出表现主义大师的创作历程,也折射出他对不同媒介及创作效果的好奇心
切莫小看蒙克的版画!它们才不是其油画无可奈何的替代,而是因不同的材质而呈现出别样的魅力。
去年曾在大英博物馆引发轰动效应的大英博物馆“爱与焦虑”爱德华·蒙克特展,其实也是一个以版画为主的展览。当时大英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斯彻以及奥斯陆蒙克博物馆馆长斯坦恩·奥拉夫·亨里森在展览序言中共同提到:“是蒙克的这些版画牢固地树立起他的国际声望。”而展览的策展人歌莉娅·巴特鲁姆则直言:“爱德华·蒙克是表现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而他的声誉实际上是通过他的版画建立起来的。版画是他的创作中的核心,极具实验性和创新性。”
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版画制作在欧洲大规模发展。某种形式的象征主义更是整个欧洲占主导地位的前卫语言。这恰恰是蒙克独特的艺术变现方式及语言中最擅长的部分。通过版画,则让他有了如虎添翼的感觉。而他更是通过学习并改进当时最成功的的象征主义版画家,来自莱比锡的马科斯·克林格作品中晦涩的表现语言,重新设定属于自己纯粹的情感图像,从而发展并强化了自己的风格。
1894年10月16日,蒙克在柏林的一家小旅馆里,在未经过任何专业训练或来自于有经验的同行及技术工匠指导的情况下,开始创作起版画,这种严密且历史悠久的艺术创作形式。从那天起,直到1944年他在艾克利住所中离世,蒙克便从未间断过其版画创作。更难能可贵且令人惊叹的是,从未经过正规培训的他,却在其后的创作过程中掌握了包括古老的木刻、铜版雕刻、蚀刻以及相对较新的石版画等多种基于不同基质、创作材料以及技法的版画创作方式。可以说,蒙克在其最早期的版画中就开始以成熟艺术家的方式发声了。
此次展出的很多版画,都可以与蒙克的油画参差对照来看。并且,它们多是围绕同一主题用不同方式印制出来的一系列版本,少则两三张,多则五六张。它们或为基于其油画作品的再创作,或为在画布上进行油画操作的预演,更有一部分是纯粹的版画原创作品。
此次展出的不同版本的石版画《生病的孩子 I》
《生病的孩子》,布面油画,1896(非此次展品)
蒙克创作于1896年的版画《生病的孩子 I》总共展出了三个版本,分别为四色、三色、双色石板印刷而成,所用的纸张也各不相同,有的为宣纸,有的为白色横纹纸,不同版本呈现出微妙的视觉差异。这是蒙克以年轻女孩贝琪·尼尔森为模特创作的。他在画面中重现了对于自己姐姐苏菲饱受肺炎折磨最终离世的记忆与场景。
其实早在1886年,蒙克就创作过名为《生病的孩子》的布面油画。这也是蒙克的代表作之一,描绘姐姐苏菲弥留之际的情形。画中床榻上侧过脸的女孩,与此次观众看见的这一系列版画中的女孩形象极为相似。
《吻 IV》,双色木刻印刷于浅棕色纸板,1902,蒙克亲自制作
《窗边的拥吻》,布面油画,1892(非此次展品)
再看此次展出的蒙克创作于1902 年的双色木版画《吻》。这一主题也是蒙克相当重要的一个创作题材。1891至1892 年,蒙克在尼斯以“吻” 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精彩的油画。
而这幅蒙克的木版画依然颇具魅力,画面简单明了却极具张力,木头的纹理成为了图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据说克里姆特的杰作《吻》也是从蒙克这件作品中汲取的创作灵感。
《呐喊》,黑色石版印刷,手工上色(红、橙、蓝、绿),1895,蒙克在柏林印刷商拉塞利处制作
《呐喊》,粉彩画(非此次展品)
此次展览为《呐喊》特地辟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展示空间,红色的展墙将《呐喊》中捂着耳朵惊恐失色的人格外凸显。
四幅全色彩绘画的《呐喊》虽未能至现场,展览却以一面展墙将它们以图片的方式集结呈现,讲述《呐喊》的故事。原来,这四幅《呐喊》不是蒙克在重复自己,而是他在以这一主题,探索不同材质的表现力——它们分别是用蜡笔、油彩坦培拉及粉彩、粉彩、油彩及坦培拉创作而成的。
日后,蒙克也把这个他钟爱的主题进行了版画版本的演变。在柏林著名的印刷商拉塞利的协助下,蒙克一共创作了近 35 件《呐喊》石版画,同时,他对于新媒介及不同创作效果的好奇心再次被燃起,从这批石版画中,他优选了极少数几件,亲自用水彩进行了手工上色。此次展出的石版画《呐喊》,是存世的蒙克手工上色的唯一一件。
起初,很多人认为这一主题及不适合黑白版本的演绎,包括蒙克在内都担心这会破坏创作动机中重要的“火红云朵”的色彩表达。实际上,最后的成品则显示出出人意料的效果,人物与风景中那些线条在不加修饰的情况下更激烈的相互扭绞,其中蕴含的表现力也被版画完整地保留并凸显出来。
《忧虑》,双色石版印刷,1896,蒙克在巴黎的克洛制作
蒙克的艺术世界里并非只有忧虑与恐惧,也有暖,有光,能够重新激起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
人们熟悉的蒙克作品,大多记录着病痛、死亡、失去与焦虑。此次展览却以相当一部分作品让人们看到蒙克对于生命、爱与自然的歌颂。
这些作品主要汇集在展览最后一个板块“故乡”,以蒙克的油画作品居多。晚年的蒙克,结束漂泊回到故乡,身体状况也有了好转,他画了一批描绘当地人文景观的油画,透着暖,透着光,透着希望。
《护士与床单》,布面油画,创作于 1909 年
创作于 1909 年的布面油画《护士与床单》,就是其中的代表。
1908 年,长期饱受糟糕的身体与精神状况折磨的蒙克终于在不断地酗酒之后,突发急性精神病而被送往哥本哈根小镇上丹尼尔·雅各布森医生的诊疗所。在那里,蒙克得到了雅各布森医生全方面的诊治。友善的环境使他即便面对曾经带给他“恐惧”与“焦虑”的女性时也变得轻松而友好。这些给他提供帮助的女性们便是诊所里的护士。
在雅各布森医生的鼓励与建议下,蒙克开始在诊所里画画创作,这期间,因为身体及精神状况的改善,他留下了不少杰出的作品。包括这件以护士们为主题的人物题材,明快鲜亮的色彩在蒙克之前的绘画中并不常见。而女性人物以这样纯洁、友善的形象出现在他的画中更是寥寥无几。可见,这个轻松的环境以及自身安宁的情绪被他直接记录在自己的作品中。
《扭曲的树干》,布面油画,1923 年
再看蒙克创作于1923 年的布面油画《扭曲的树干》。
此时的蒙克已不用再为名声而奔波,不用为生计而创作。在他熟悉又陌生的故乡,他更多留下的是那些迷人而跃动的景色。神秘的峡湾孕育出的是克里斯蒂安尼亚独特的景致。而在蒙克眼中及他的画笔之下,这样的景致更是千变万化,大自然中的元素犹如律动中的音符,在四季变换中起舞。
这些歌颂自然的作品反映出蒙克对自己家乡深沉的爱,也正因如此,1944 年去世前的爱德华·蒙克把自己几乎全部的作品都捐赠给了自己的家乡,此时已改名奥斯陆的克里斯蒂安尼亚。
《耶罗亚的春天》,布面油画,1915年
在历经疫情的这个特别时刻呈现蒙克的作品显得意味深长。蒙克可以说是在重重磨难中以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最终寻找到曙光的典型。
“展览名称中的‘呐喊’是蒙克的标志,但我们认为‘回响’比‘呐喊’更重要。我们希望这些作品能够重新激起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此次展览的中方策展人马真正说。
《海滩上的两个男孩》,布面油画,1911年
蒙克的一生饱受亲人离世、自身糟糕的健康及精神状况、坎坷情感经历的折磨,因而他的作品往往着重表现内在的情感,简化主题对象表面及形式的刻画,最终使作品的内在精神超越视觉外形,其精神力与表现力都直指观者的内心与灵魂,从而挖掘所描绘主题的永恒品质。
《桥上的女孩》,四色木刻结合锌版印刷技术于横纹纸,1918,蒙克与尼尔森在克里斯蒂安尼亚印制
从克里斯蒂安尼亚(今奥斯陆)到柏林与巴黎,从奥斯高特兰到斯德哥尔摩与布拉格,蒙克在长达超过60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这其中,油画及版画无疑是最为重要且出彩的部分。他通过不断地创作与实验,保持自己炙热的情感与执着的追求。通过其惊人的天赋与超强的创造力,用原本从未接触或经过严格培训的版画创作,完成了艺术生涯一次令人不可思议的“逆袭”。一生未婚的爱德华·蒙克把自己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比作婚姻,而作品都是他的孩子们。
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月3日。
作者:范昕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柳青
作品图除特别标注外均为展览作品,展方供图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