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巴金先生逝世15周年,也是巴金故居向公众开放的第十个年份。怎样才是追思巴金的最好方式?巴老的哪些精神遗产需要重视与发扬?
今天下午,巴金藏名家书画展开幕仪式暨《巴金的世界》新书首发式在朵云书院旗舰店举行,上海之巅读书会全新板块“首发上海”系列启动,多位学者、出版人在巴金生前藏品的环绕下,追忆探讨一代文化大家。
“在众多纪念中,阅读巴金是最贴近的致敬方式,这也是上海之巅读书会以《巴金的世界》开启‘首发上海’系列的原因。此外,巴金主持过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后并入新文艺出版社,也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前身。正因有巴老的事业、作品、精神,才有一代代追随者、传承人。”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介绍,朵云书院旗舰店开业一年多来,上海之巅读书会这一品牌活动已举办近40期,“首发上海”系列作为全新的重要板块,将以“上海”“巅峰”“首发”为核心标准,围绕上海题材、上海作者、上海出品的重要作品举办新书首发活动,挑选标准为该作品领域的顶尖作者或有广泛影响力的知名人士以及有独创性的题材。未来,上海之巅读书会还将推出聚焦创作者的“写书”系列和聚焦幕后策划编辑等的“做书”系列,为好书和读者架起桥梁。
把心交给读者,“多面手”巴金的世界博大、纯净、朴素
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巴金的多重身份,交织他勇敢探索的一生,他不断地在探索真理、正义、人类相爱和社会进步的道路。
新近出版的大型图文传《巴金的世界》,相对全面展示了巴金的方方面面,以信仰、文学和生活三个世界串起其一生经历和成就。读完画册,今天的“后浪”们会发现,巴金的世界是博大的,从胸怀到能量;也是纯净的,他始终目标如一,真诚如初;更是朴素的,不论他有多大成就,总是轻轻地说:“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介绍,画册中收入多幅巴金先生写作、生活的珍贵照片,大量手稿、书影等文献图片,是巴金故居文献整理工作成果的展示,也是读者了解巴金和同时代人的形象资料。
《巴金的世界》
巴金故居 编
浙江摄影出版社
他为弱者低吟,书写人生的激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擅长以“三部曲”的形式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现实的作家,让文学的情感、青春的热情、内心的矛盾和信仰的赤诚融为一体,为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在文学史中留下了诸多不朽影像。除长篇小说外,巴金还写下了大量中、短篇小说和散文,倾诉内心的爱与憎、理想与现实、热情与忧郁,恰如巴金生前所告白的:“我的文章是直接诉于读者的,我愿意它们广泛地被人阅读,引起人对光明爱惜,对黑暗憎恨。……我的文章是写给多数人读的。我永远说着我自己想说的话,我永远尽我在暗夜里呼号的人的职责。”
“巴老的人生就像一本大书,这部《巴金的世界》如同一篇前言。”浙江摄影出版社总编辑林青松发现,巴金的文章或译著在不同时期的版本有细微区别,屡推屡改,一丝不苟,作为出版界的老前辈,巴老的躬身深耕如今读来尤为亲切。
除了《家》与《寒夜》,对巴金的挖掘研究仍不够充分
研讨会现场,作家、上海谷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走走发布的报告,用一组大数据印证了巴金影响力在不同层面的特征。
她和团队检索了2009-2019年的知网关键词检索,相较鲁迅2万多条的检索结果,巴金的研究文章约1700多条,经筛选后有效样本近800篇。“这些数据表明,专门聚焦研究巴金的学者比较少,对巴老的深入研究仍不够充分。而从十年的高频词来看,小说文本美学研究为主,《家》和《寒夜》是涉及最多的作品。研究依据多是《巴金全集》这套著作,对其他的文献挖掘相对较少。”
2010年-2019年《点滴》杂志检索表明,署名报道相对呈下降趋势,随想录、家、收获分别被提及600多次、400多次、300多次。除了巴金的亲朋,巴金人物高频词里出现了外国友人。
比较两份报告,走走发现,它们指向了不同层面的巴金研究存在的交叉和分歧,“数字人文工具研究路径,为业内带来新的启示。接下来,团队会围绕日记、书信、同时代文人的异同等,做进一步的大数据研究。”
“我从头到尾翻了两遍,吸引我的不仅是书本身的厚重,也是巴老人格力量的厚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说,这部画册资料翔实丰富,直观呈现了巴金的“多面手”才华,填补了以往对巴老作为出版大家、搜集收藏戏票生活痕迹等方面关注的不足。他建议,出版界和学界需携手深挖巴老更多的细节,“巴金当年有没有让萧珊去听傅聪的音乐会?这些都可以通过画册里透露的线索去继续爬梳考证。”
陈子善认为大数据研究中藏着不少“干货”,值得进一步关注。明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将推出一套年轻博士的巴金研究文集,“看作家的影响力,不光是看写他的论文数量、搜索条目多少,还要注重质量,后浪们走进巴金的内心世界,将巴金的研究再上一个台阶,这是动态探索的过程。”
“有幸参与见证过巴老的年代。”资深评论家毛时安谈到,在风云变幻、众声喧哗的世界,我们更期待有一种超越性力量的声音,让每个人静静思考。“巴金的声音就是这样的声音。以家国情怀为例,巴金从未停止对真理的追求、对自己的反省,他既对国家每一点进步,抱着极大的欣喜;同时对历史也有深层的反省。与此同时,他不是那种让人敬而远之的著名作家,而是可亲近的,愿意和人掏心窝子的。”
走进巴金的朋友圈,感受多颗温热的心
“我在法国学会了写小说。我忘记不了的老师是卢骚、雨果、左拉和罗曼·罗兰……还有俄国的老师亚·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我的中国老师是鲁迅。我的作品里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些作家的影响。但是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中国社会生活。”巴金与萧珊相识相爱,相濡以沫,相守到老。书中收录了巴金不少家书的照片,平淡而又长情的家庭记忆,诉说着巴金对生活、对家庭的热爱。
“巴老的这份赤子之心和家庭之爱仍在延续。”周立民透露,巴金女儿李小林在疫情期间一次性捐赠50万元稿费,以表对同胞的支持。
无论是新书《巴金的世界》,还是巴金藏名家书画展,都能一窥巴老的“朋友圈”。“在这个世界上我并不是孤独的,我有朋友,我有无数的散处在各地的朋友。”巴金生前精心保存的沈尹默、茅盾、冰心、张乐平、黄永玉、黄苗子等友人赠予的近20幅珍贵的书画作品,今起将展至9月20日。展览所展示的不仅是作家、书画家的作品和精湛技艺,更是一位世纪老人和朋友们历经风雨后仍然不变的纯真友情。他自认,“在我的胸膛里跳动的也不止是我一个人的孤寂的心,而是许多朋友的暖热的心。”
“巴金对收藏的热衷和细心,为后人研究提供了大量文献文本。”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谈到,生活中的巴金,乐于收藏的既有不同版本的书,也有各种各样的戏单,电视机、录音机的购买票据,萧珊出院后的发票等,这些有血有肉的鲜活细节,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温热的,从另一个侧面拼起了巴金以及同时代名家交往的个性化拼图。
“我不知道,有那么多荣誉、头衔、议论、评价乃至传说,加在巴金先生的身上,我们是否还有可能拨开迷雾看清他;我也不清楚,今天的一切是否都是巴金先生想要的。”恰如周立民所说,多年来试图把这个人还原到巴金原初的环境中,去看他的所思所想;也把他放到我们当下的生活环境里,去体味他可能带给我们的生命启示。“在今天,我们如何看待巴金的精神遗产”正是这样的追问。
这样的追问一直在延续。除了在哔哩哔哩平台同步直播,此次“首发上海”活动后续将通过巴金故居、世纪朵云官方微信分享展览故事与花絮,线上线下传播巴金精神,让更多人走进“巴金的世界”。
图片:出版方、书店方,许旸 摄
作者:许旸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