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融媒体中心出品的大型纪录片《亚太战争审判》,近期播出。作为全球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战后各同盟国对日本BC(乙丙)级战犯审判的大型纪录片,这部作品展示了不少初次公布的影像资料,一经播出便受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目前全国范围内对二战BC(乙丙)级战犯审判的学术资料十分有限,将八集篇幅的《亚太战争审判》称为“与学术领域携手并肩的作品”也不为过。令人意外的是,撑起这样一部作品的,是一支不足十人、以80后女性成员为主的团队。团队跨越四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将29所世界级档案馆中的珍贵历史影音资料,诸多国际专家学者、历史亲历者以及其亲属的口述搬上荧屏。
在纪录片播出期间,文汇APP持续连载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手记,多维度还原《亚太战争审判》的幕后故事。今日刊登的是,《亚太战争审判》中《万劫难归》一集的编导手记,本集导演为朱雯佳。
▲导演朱雯佳(右)和林少彬在研究新加坡大屠杀相关资料
一群执着而可爱的人将尘封的历史缓缓展开
最初拿到这一选题的时候,摆在我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研究BC级审判的专家本来就不多,专注于新加坡、香港日占史和战后审判的研究者更是凤毛麟角,而要找到东南亚大屠杀的亲历者及后人更是难上加难,如果没有一个专家级的研究者为全片把关,提供拍摄线索,恐怕很难完成这样一部要求细节真实、史实严谨的历史题材纪录片。
正当一筹莫展之时,一个电话让我看到了方向。电话那头是东京审判研究专家王选老师,她说刚有一位研究新加坡大屠杀的专家拜访她,是个新加坡华人,他的祖父是日军在马来半岛屠杀的遇难者,可以介绍给我认识。于是我立即给这位叫林少彬的专家去了电话,电话里他告诉我,他的祖父遇害的时候才三十出头,当时和几个有志之士一起办了马来半岛的第一份中文报纸《大众报》,便被日军以抗日的名义残酷杀害。正是因为祖父的这一事件,促使他开始了漫长的研究和资料查证工作,从马来亚大屠杀到新加坡肃清大屠杀,到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细节?他决心一查到底。我喜出望外,这不就是我要找的人吗?
▲新加坡肃清大屠杀所在地榜鹅海滩边
凑巧的是,我在网上查阅资料时曾了解到日本琉球大学名誉教授高岛伸欣从1975年至今,每年都要去新加坡、马来西亚做调查,寻找二战中东南亚受害的资料,祭拜当地的屠杀纪念碑和死难者墓碑,四十多年来几乎踏遍了马来半岛。一方面感慨于高岛教授的坚持,一方面也想得到他研究上的帮助,我希望在片中采访这位今年已经78岁的日本老教授,却苦于从各个渠道都难以找到联系方式。拜访林老师的时候,听闻我的这一采访需求,他笑起来,“你早该来找我了,我刚刚同高岛教授发了邮件!我们一直在联络。”
后来,我得知,为了研究日军在东南亚的战争罪行,林少彬和这一领域的很多专家都建立了联系,还成为了好友,包括曾出版过《BC级战犯裁判》的亚太战争审判专家林博史教授,东京审判专家大卫·科恩教授等。我笑称,“您在我们的片中可以找到很多老朋友呢!”
有了林少彬老师的引荐,高岛教授很快回复了邮件,八月中旬会再次前往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祭拜当地纪念碑、拜访受害者后代,期间还会在新加坡召开一场肃清大屠杀受害者后代的听证会,听众都是在网上报名的日本各界人士,他们对肃清大屠杀几乎都是一无所知。
为了第一视角纪录这场听证会,我与另外几位拍摄对象和采访嘉宾反复联系,来回了几次,终于把在新加坡拍摄的时间定在了八月中旬。
八月的新加坡烈日炎炎,这天,我们早早地抵达了会场——离牛车水不远的怡和轩。一进会场,就看到了已经在忙碌的林少彬老师,他告诉我们,这里曾是新加坡华人侨领的聚集地,怡和轩更是南洋抗战救亡运动的中枢,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曾是这里的主席,所以听证会选在这里召开还是很有意义的。不久,高岛伸欣教授一行和此次听证会的主讲人、肃清屠杀遇难者后代沈素菲奶奶和她的家人也到了。
▲摄制组和高岛伸欣教授一行在听证会所在地前合影
听证会是在冷静、平和的叙述,和不乏感动、温情和反省的复杂氛围中进行的,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形式的跨国界听证会,有很多细节让我深受触动,比如当沈奶奶举着一家五口的黑白照片,含泪说着“这是我们一家五口最后的合影”,“我希望大家能珍惜和平”;高岛教授的爱人高岛道女士站起身哽咽地说,“七岁女孩的经历太让人痛心了,我希望把这些带回到日本,让更多日本人听到”;从日本来到新加坡发展的歌手中垣幸世眼眶泛红地回忆着四十多年前自己初到新加坡的时候,因为日本人的身份到处遭遇冷眼,甚至连出租车司机也不肯载她……我想所谓战争让人反省,也许也是因为它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复杂,能真实记录一点当下人们的回应,这也是纪录片的意义所在。
▲高岛伸欣教授和肃清大屠杀遇难者后人沈素菲在新加坡大屠杀听证会上
在后来的专访中,说到自己之所以四十多年如一日地坚持找寻证据并带回日本的原因时,这位将近耄耋之年的老教授说,“日本在战后,对亚洲还存在明显的歧视,并且在这类关于屠杀历史的研究上,也存在着这种偏见意识。所以我觉得自己应该好好调查一下当时的历史。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必须调查到底。”虽言语朴素,但其坚定让我为之动容。
在新加坡的拍摄,林少彬老师几乎全程陪同,他带我们前往英国签署对日投降书的所在地、如今被改造成博物馆的老福特工厂,里面有他捐赠的多幅地图和照片;前往曾经的肃清屠杀点之一的榜鹅海滩,凭吊曾经在这里遇难的数不清的同胞;更重要的,他将自己多年来奔走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所挖掘的珍贵档案和研究所得毫无保留地与我们分享,对于每一份资料、每一个线索他都要仔细求证,力求准确无误。他说,在新加坡做这类研究的几乎找不到第二个人,能将研究所得通过我们的纪录片呈现出来,也是他的一大心愿。
另一位让我印象颇深的采访对象是今年82岁的新加坡华人胡振华,他曾是中华总商会负责肃清大屠杀遗骸挖掘工作的总管,自己也挖了将近六年的骨骸,位于新加坡市中心的和平纪念碑脚下的死难者骨灰,就是他当年亲手埋下的。
▲胡振华运送骨灰缸历史图片
一开始,胡老先生对于国外来的媒体还是有些保留,坚持要在正式采访之前先碰个面。第一次碰面,胡老先生和爱人、女儿都来了,从怎么会找到他,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纪录片聊起,慢慢地他的话匣子被打开了,向我们畅谈了许多关于那段过往的回忆,给我们看了很多当年的老照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听我说这些了。”老先生不无感慨地说道。聊天中,还得知胡老虽然已过八十,却依然每天早起晚归,坐清晨第一班车、走几十分钟的路去上班,每天第一个到公司,就连周六周日都不休息,用流行的话来说,他的工作时间几乎是“777”。胡老喜欢别人叫他“Uncle Hu”,在他身上我仿佛也看到了只有年轻人才有的使不完的劲儿和对生活的热忱,一如他当年挖骨时的满腔热血。
和Uncle Hu熟悉了之后,第二天的采访也非常顺利。采访完,他提议等到晚上七点多,天色渐暗的时候,可以去和平纪念碑祭拜。得知我们摄制组也想一起献花祭拜以表达心意,他高兴极了,特地以我们的名义准备了鲜花、蜡烛和香烛,还带上了不少水果和糕点。
在纪念碑脚下,胡老先生和爱人、女儿蹲下身子,整齐地摆放好烛台和祭品,点燃了蜡烛,又郑重地踏上台阶、送上鲜花,虽然这样的仪式胡老每年要进行好几次,但每一次他都一样的认真、凝重。我想这其中也包含了他内心深处对曾经这份工作的尊重、对逝者的慰籍,和对这场灾难最深的控诉吧。看到纪念碑前只有寥寥数人,他略显无奈地说,“现在的年轻人在这里拍照,但大多不知道这座碑的历史。”
▲胡老一家在纪念碑前点蜡烛祭奠逝者
而香港大屠杀部分的拍摄,所幸也遇到了为我们的纪录片穿针引线的热心专家——曾执导《香港大沦陷》纪录电影并出版同名书籍的历史研究学者、电影人刘深。他对香港三年零八个月的日占史有着深入的研究,同时也与曾参与抗日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的后人们保持着交流。在他的引荐下,我找到了七八岁就加入港九独立大队,成为一名“小鬼”通讯员的林珍老师,她也是日军暴行的亲历者。
采访那天,林珍老师背着背包,穿着跑鞋,已经八十四岁的她看起来依然精神抖擞。林老师是香港人,却讲得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聊起来,才知道她曾经在沈阳呆过十几年,对中国大陆有着深厚的情感。采访中,曾担任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的林老师提及港九大队的抗日史激情澎湃,然而提到日占时期日军在香港张扬跋扈、对平民所犯下的残酷罪行时却难掩激动,聊及姐姐曾被日军毒打的经历时更是情难自己、泪流不止,日军在她们姐妹俩身上所可刻下的伤痕之深,也让旁观的我为之动容。
▲采访老战士林珍
记得新加坡拍摄时,结束了在林少彬老师家中的采访后,我们一起下了楼准备去下一个拍摄点,在住所的下面,林老师指着马路对面的这栋楼说,“这幢楼里住着一个疯狂的傻瓜。”我有点疑惑,他于是补充道,“别人都在忙着赚钱的时候,他在忙着做这些,不是傻瓜吗?”我这才反应过来,笑了起来。是啊,林少彬老师、高岛教授,Uncle Hu、刘导,林珍老师……纪录片的拍摄,让我遇到了这群执着而可爱的人,想来也是我做纪录片导演最大的乐趣和收获了吧。
《万劫难归》播出时间:
9月4日22:50东方卫视
9月7日20:00纪实人文频道
9月12日20:00上海外语频道
9月7日21:00 BesTV+ APP
9月7日爱奇艺同步上线
作者:朱雯佳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