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的一支寂寞的伏兵,在少有人关心的荒野上默默地埋伏着。”2010年新世纪十年文学研讨会上,科幻作家飞氘曾这样评价当时的中国科幻。十年后,形势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自《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科幻元年”以来,科幻文学衍生出的文创、影视、游戏等产业蓬勃发展,就在本月初的上海科幻影视产业论坛中,八光分文化品牌传播和公关总监范轶伦分享了成都申请世界科幻大会的最新动态。昔日的“伏兵”中已闯出了不少“猛将”,科幻从现代文学体制的边缘走向了大众。
融“人文”于科幻,挖掘人性与现实的深度
王德威教授在为《中国科幻新浪潮》作的序中写道,科幻作品真正让读者惊心动魄的地方,“是促使我们面对浩瀚星空,思索人之所以为人的终极意义。”
从本届书展的展销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新生代科幻作家们对于人性深度的探寻。王侃瑜的《海鲜饭店》将美食与人类最古老又强烈的情感——恐惧相融合,程婧波《倒悬的天空》在六个异彩纷呈的幻想宇宙中描摹最细腻真挚的情感,陈楸帆的《荒潮》聚焦主人公的内心挣扎,探讨人与技术、人与自身关系的永恒话题……
严锋教授在与王侃瑜、陈楸帆的“作家餐桌”对谈中所说,“科幻既现实又超现实,让我们既能从生活当中跳出,又能从异时空的形象中重新认识我们的现实。”被誉为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的韩松,于今年七月将长篇小说代表作《地铁》、《高铁》、《轨道》修订再版为“轨道三部曲”,寓言式的写作就蕴含着他二十多年的新闻工作中对现实的深刻体察。《地铁》被喻为“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一连串怪异事件在地铁这一再日常不过的交通工具中先后发生:末班车上,陷入昏迷的乘客被矮人装入玻璃瓶,运往隧道深处;密闭的车厢中,文明为适应狭窄的空间而发生变异……读者似被困于幽暗的漩涡之中,而地面上的人们缄口不言。飞氘曾写道,科幻写作之于韩松,既是有力的社会批判,又是生命个体自我实现的一种“修行”,在小说中,韩松对科技、发展与人性的反思无不扎根于现实。“小说的震撼力,正在于这个秘密隐藏在日常世界的机理之中,伴随着每一天的生活,一切看上去都照旧如常,但你无法破解这个’现实’之谜”,宋明炜教授评价道。
在科幻文学方兴未艾之际,总结、沉淀也在同步进行。作为中国科幻文学理论和学科体系建设的参与者,吴岩教授于今年七月出版《中国科幻文学沉思录》,从社会学、心理学、文学史等不同领域进行跨学科研究,详尽描绘中国原创科幻文学领域的样貌,为其赋予理论深度。
多元发展,容纳更广受众
在四年前复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举办的科幻文学工作坊中,吴岩教授引用科幻作家塞缪尔?迪兰尼的观点,指出科幻作为一种流行大众文化,“价值与风格的多样性才是科幻作品高度重视的追求方向。”这也是中国科幻人一直在思索的问题:科幻文学怎样走向多元?
在此次书展中,重庆出版集团科幻系列小说《光渊》首次亮相,作为融入了奇幻元素的科幻作品,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多元化提供了一种思路。《光渊》系列由余卓轩、江波等四名科幻、奇幻作家分别创作,共同谱写成壮丽的“太空歌剧”。在八月初的上海科幻影视产业论坛中,《科幻世界》杂志社主编拉兹也表示过科幻与奇幻交融的必要性:“雨果奖中有很多奇幻作品,有些甚至缺乏科学基础,美国还有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日本也是类似……对中国来说,这两个圈子的交融其实非常重要。”
科幻的本土多元发展还需更广的大众文化基础。“中国科幻所面向的群体始终都是大众”,范轶伦曾在上海科幻影视产业论坛中指出,由东西方专业科幻人士共同主编的《银河边缘》系列科幻丛书,受众定位就是“从0~99岁都能看懂的科幻小说”。此外,b站、“得道”app等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科幻作品解读栏目,以接地气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探索科幻世界;去年,第一届“星火杯”科幻征文大赛举办,在全国高校中反响热烈,涌现出不少校园科幻创作“潜力股”;今年五月,科幻与科普小说作家凌晨出版《创意写作七堂课》,总结多年创作心得,揭示科幻写作的规律与技巧,让广大科幻爱好者们也能学写科幻小说。
从清末民初寄托变革希望的乌托邦小说,到如今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发展出影视、游戏等高度交叉的产业,中国科幻文学在风雨坎坷中一路走来,而未来的路还很长。
作者:陈天蓝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王彦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