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甘露寄语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
随着“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2020特别网聚渐入佳境,今晚的“悦读时刻”迎来作家、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在线畅谈“个人的日常阅读”,B站、喜马拉雅等直播平台上有几十万人次在线观看参与。“在这个不一样的假期,心情有些沉重。除了在家照顾老人起居,更多时间用在了读书。”孙甘露坦言,一些网友热衷“一键收藏”各式书单,但很难列出大家都满意的“万能书单”,“文学阅读最有意思的地方,或许正在于差异与分歧。”
多年来,在孙甘露的生活和工作中,阅读是浓墨重彩的关键词。作为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思南读书会、思南书局快闪店等公共阅读活动和空间的幕后推手之一,他的身影活跃在书香城市的多个角落。和书频频打交道,他却坚持一个观点:别轻易迷信“名人推荐”或“畅销排行”,阅读的价值,在于情感共鸣,也在于破除成见,消除对单一声音的依赖。
◆没有“万能书单”
相较挑选餐厅、去世界各地旅游,大家更容易对美景美食达成共识;但欣赏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时,往往会在不同的读者群中引发强烈争论,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看法。孙甘露认为,文学阅读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很难给列出大家都满意的“万能书单”。
因此,文学阅读既有公共性的一面,如在课堂或讲座上,由专家学者推荐;但又是极其私人的话题,与每位读者的经历、修养、偏好、习惯密切相关。他抛出问题:当我们说一部小说非常“好读”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比如,有的读者沉溺于精彩的故事,有的着迷于人物塑造和社会背景,有的擅长“考据”作品里的器物、饮食。光是一部战争小说,军事迷们可能津津乐道其中各种兵器装备,花大量时间研究部队力量对比等……
“换句话说,笼统谈论一部文学作品,很难在不同群体中引发共鸣。读一本书,唤起的反应是千差万别的。这是阅读派生出的令人困扰的问题——究竟是仅仅满足于自己读,还是读完后有热情有冲动和别人分享?”孙甘露认为,有关一部艺术作品的评价,一个观点往往马上就能引来无数辩驳、错综纷繁的声音,但恰恰是争论、差异、分歧本身,构成了阅读有意思的部分。
◆保持警惕的心态
究竟如何看待学者专家业内人士,对一部文学作品的解释?孙甘露认为,职业性批评家,往往依赖仰仗他们的训练、经验、见识,但到底如何判断作品,也不用过于迷信权威。“有些不是专业写作或研究的普通读者,也有着很高的鉴赏力和好品味,在互联网平台发表的见解很精彩。”
他提醒,随着印刷术及出版便利,加上互联网便捷传播,大量作品在持续生产推广,但很多新书是不是值得花时间读、花钱买下来?这在今天应引起重视,尤其在日常的阅读生活中,对作品的分辨甄别需抱持警惕的心态。“有时候我们容易被一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语、名人推荐、畅销排行等因素影响阅读的选择,尤其是对待风行一时的读物,还是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思考。”
◆语言携带着作家DNA
经过时间长河的冲刷,真正保存下来的经典作品是稀罕的,大部分的写作只是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在孙甘露看来,无论读小说或散文或诗歌,语言的质地是我们接触文学作品时的“第一印象”,携带着作家各具特色的DNA。语言既是作家写作风格的折射,也是超越作家的历史力量的反映。
他谈到,语言的鲜明辨识度,是无数写作者异常敏感、孜孜以求的。比如同样是京味,老舍和王朔风格迥异但都影响深远,还有不少作家在标准的书面语写作之外,吸纳了大量口语、俚语、方言,让文学语言变得生动丰富,传达的意思也愈发微妙。有时听到乡音,声音里就包含着细节、触觉,一瞬间唤醒记忆深处的珍贵时刻。而在书面语中,极具个人特质的语言是无数作家终其一生在打磨的。语言所携带的信息与内容所传达的信息,一样珍贵。
即便都使用书面语,不同作家的运用也风格迥异。可以说,语言本身成了文学领域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语言携带了写作者的个人特质,也传递出不同译本的美学风格。
◆读外国经典,不妨多比较几个译本
活动近尾声,孙甘露拿起手边的帕斯捷尔纳克长篇《日瓦戈医生》,缓缓念出小说最后一节里少年时代两位朋友对话的场景。他回忆起多年前去拜访莫斯科郊外有名的作家村,“莫斯科作协外联部主任奥列格开车送我们,汽车在黑夜中驶进静谧的村庄,绕到了帕斯捷尔纳克故居的门廊前,昏暗的光线和场景,却一直萦绕在脑中。”
镜头前,他展示了漓江出版社“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的老版本,力冈、冀刚译,“当年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家郑体武推荐给我,近年还有一个译本是蓝英年、谷羽合译,两个译本各有所长。读外国经典小说时,文学爱好者不妨多看看不同的版本,多读一个译本,也许会带来双倍的收获。”
作者:许旸
编辑:陈熙涵
责任编辑:范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