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久保玲、奥尔加·纽沃斯、弗吉尼亚·伍尔芙,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新19幕歌剧《奥兰多》中,三位女性实现了“同框”。川久保玲完成歌剧服装设计首秀、奥尔加·纽沃斯打破维也纳国家歌剧院150年来男性作曲家主导作品的历史,当代女性艺术家们灵感集合碰撞,让伍尔芙完成于90年前的文本在此刻显得更为迷人和具有启发性。
川久保玲:衣服有情感,也会说故事
“我必须得说,在我职业生涯参与过的70多台作品中,从未见过这样精致美丽、壮观的服装,”12月8日《奥兰多》的首演现场,在剧中饰演伊丽莎白一世的演员康斯坦丝·豪曼穿上酷似金色笼子的道具服后发出这样的感叹:“川久保玲将奥尔加的音乐完全融入进了衣服。”
作为品牌Comme des Garcons的创始人,川久保玲凭借不对称和夸张的立体服装在全球打响了知名度。在歌剧首演前,川久保玲便以“奥兰多”为主题,在巴黎的两场发布会上推出了男女两个系列服装。而到了第三个系列,设计师天马行空的展示地便从伸展台转移至了舞台。
预留给川久保玲的时间相当紧迫,在得到奥尔加可以沿用已有服装元素和不考虑服装与舞台布景关系的“任性要求”后,她在短短六周内完成了142套演出服的工作量。“即使在歌剧的情境下,我也想尝试点新的,”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为衣服有情感,也会说故事。”《奥兰多》中对于男女性别的探讨和时光穿梭的设定为设计师恣意妄为的想象力锦上添花,于是台下观众看见了猩红色装饰边与绿色长裙的组合、镶满了盛放花朵的裙摆以及如涟漪般层层叠起的黑色连衣裙……
从端庄到奇幻、从巴洛克到朋克风,川久保玲的设计对歌剧舞台和演员来说都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奥尔加也直言不讳地谈到:“有人因为过度的华丽而感到不适,也有人立刻就被衣服的独特所吸引。”
这份对人性的告白,由女性诠释最恰如其分
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奥兰多》情节始于1598年,讲述了从小热爱文学的贵族少年因受到伊丽莎白女王宠幸而入宫,随后因受到一系列情感变故而前往土耳其。在君士坦丁堡的一场大火之后,奥兰多变为女子返回英国,转而成为上流社会的贵妇。小说末了,奥兰多已是20世纪的著名诗人。这个奇幻的故事绵延四个世纪,直到伍尔芙搁笔的1928年。歌剧的时间起点与小说相同,不同的是结尾落于我们身处的2019年。
作为女性主义的经典作品,《奥兰多》中所展现的人性共通和时空变迁是奥尔加为其着迷的理由。15岁那年,她第一次读到了这本小说,无论男女、无论时代,勇于质疑绝对并直面自己身份的奥兰多给作曲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我选择《奥兰多》作为剧本的目的不言而喻,我意识到我是第一个但绝不是最后一个做出尝试的人。”在她看来,将奥兰多的故事搬上歌剧舞台是“撼动传统剧场屋顶”的一举,大胆且具有实验意味。
游走在时空之间、人群之中,奥兰多从不将自己绑架在性别的桎梏中,于是读者和观众看到男性奥兰多可软弱敏感,女性奥兰多亦可坚韧顽强。伍尔芙并不拒绝外界对《奥兰多》“自传小说”的定义,没有据理力争、没有自艾自怜,在这部穷尽浪漫奇幻色彩的作品中,女作家对生命、对男女、对文学的态度恰是最温柔,就如同400年的春秋在36岁的奥兰多身上凝固后,她选择带着诗集回到童年时的那棵大橡树。
作者:王筱丽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