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见面会昨日举行,亚洲新人奖评委会主席宁浩携评委亮相。宁浩表示,新人导演的独特创造力、个人风格和审美,是重要的评判标准。评委日本导演石井裕也认为,亚洲幅员辽阔,通过电影进行文化交流,能促进相互理解。
亚洲新人奖设立于2004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除金爵奖以外的另一竞赛单元,致力于发掘与扶持亚洲电影新生代,激活亚洲电影的地域特色及多元活力,表彰亚洲新锐电影人才。
新人导演时常面临资金不足、信心不足的困难,电影节的交流和展示平台,能助推他们更顺畅地进入行业。宁浩回忆起2003年拍摄第一部电影《香火》时,剧组只有七八个人,资金都是凑出来的。两年后,他的《绿草地》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受大学生欢迎影片,他在电影圈里的认可度一下子提高了许多,能获得的资源也更加丰富。据悉,自亚洲新人奖设立以来,中国电影人万马才旦、高群书、林书宇,伊朗电影人叶塔潘那,印尼电影人巴瓦尼等,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推荐和扶持下,都完成了不少各自的新作,成为亚洲电影中的新锐力量。
评委会给予报名参赛的后辈的建议也同样重要。石井裕也勉励新人:“在作品尚未受到普遍认可时,作为导演最重要的是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对行业火热的心,带领团队不动摇地走下去。”评委新加坡电影策展人谢福龙透露,去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一次电影节活动中,一位中国新人导演拍摄的作品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虽然是处女作,但是电影在艺术上已经非常成熟。“新人总是渴望改变世界,这种冲动值得鼓励。”
作为过来人,宁浩也提醒新人,在创作电影、挑选演员时,应该坚持从作品视角出发,所谓流量明星并不是电影的必需品。“对作品来说,他们都是演员,是否合适才是第一考虑的问题。每次都要根据剧本选择演员,而不是标签化地区分出所谓流量明星、普通演员和还未成名演员。”
作者:本报记者 吴钰
编辑:周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