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的诞生,让人类对地外世界的想象成为银幕上的经典主题;《2001太空漫游》里的超前理念与前瞻性科技,直到今天仍然无法超越;《星际穿越》在宏大的宇宙时空中,探求着对人性的拷问……117年来,科幻电影承载着太多的人类使命和情感寄托。随着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上映,2019年被许多人认为是中国科幻元年。中国电影人正在科幻类型片的跑道上疾步狂奔,观众对即将上映的《上海堡垒》等科幻电影也抱有诸多期待。
6月17日下午,以“电影·科技·未来—科幻电影的想象空间”为主题的论坛在上海举行。在国际视野下,科幻电影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国际化合作能给中国科幻电影带来什么新思路?对中国科幻电影,我们应该怀有什么期待?《独立日》《哥斯拉》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视觉特效总监保罗·J·富兰克林、《上海堡垒》导演、编剧兼制片人滕华涛,《拓星者》导演兼编剧张小北等出席,就中国科幻电影当下的发展状况,未来中国科幻电影需要突破的难点展开深度对话。
中国科幻电影票房“井喷”,或将首次超过好莱坞科幻片在中国的票房
据统计,中国市场围绕科幻电影的消费,无论是从数量和票房都出现了逐步增长的趋势。2018年,科幻电影的票房整体占比已超过20%,数量已增至年均30部左右。专家认为,2019年可以说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关键节点,由于《流浪地球》的带动,2019年中国含科幻标签电影的票房,将会首次超过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票房。
滕华涛认为,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持续走高,低成本的喜剧和低成本的爱情片已无法观众的需求。观众期待更高制作水平、高质量的电影,不管是科幻还是大型工业化电影作品正迎来“黄金时期”。在拍摄《上海堡垒》期间,从事影视创作多年的滕华涛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最困难的阶段是开始前三年,对于怎么把科幻电影从剧本变成画面,我们完全没有经验,需要从零开始学习摸索。”
罗兰·艾默里奇对《流浪地球》的评价是“惊艳”:“我很惊讶能看到一部制作那么出色的中国科幻电影。这部电影非常中国化,它的故事讲的是一群人,必须是集体,而不是单独一个人。”他也谈到中国电影要在全球取得成功确实困难重重,“英文版肯定没有中文版那么好,这方面需要加强;观众一边看剧情,一边读字幕,就会错过很多视效镜头,这是很大的问题。”
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不仅是视觉全球化,更要寻回中国的文化自信
科幻经典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对视觉效果或者脑洞大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哲学性思考。以目前特效水平来看,要拍出常见的科幻元素并不难,关键在于如何准确地表达宏大的世界观,突出前瞻性的启示意义,而不至于沦为披着科幻皮的动作片或者爱情片。
“当下中国电影编剧层面遇到最大困难还是怎么样跟我们的本土观众来做情感上的共鸣,以及怎么样在这个基础上塑造出令中国观众认可的角色。这是电影行业永远的难题,不过对于科幻类型来说面临的挑战更大。”张小北说:“中国科幻电影在视觉上的确要追求全球化和现代化,但具体制作环节只是专业配合度的问题,对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而言,真正面临挑战还是如何能够找到一个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原形故事,找到适合中国科幻电影的叙事结构,寻回和树立属于中国的文化自信。”张小北认为,《流浪地球》上映后,中国科幻电影大致有一个参考点,之后需要通过越来越来多的作品和观众交流,得到反馈后,才能够逐渐形成稳定的市场。“只要到了那一阶段,科幻类型才能够真正在中国本土化。”张小北说。
滕华涛则表示,在科幻电影的技术实践,尤其是特效层面,中国本土整体的实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还是一套工业化体系的建立,如何推动体系不断成熟,是本土科幻电影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努力的方向。他提到,在《上海堡垒》制作过程中,虽然也有和海外的合作,但更多地还是倾向于培养本土的团队,建立本土的体系。“希望借此,可以孵化和带动一批中国本土的技术公司。”滕华涛说。
作者:宣晶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