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上,一个是纯真美丽的公主,一个是热情勇敢的意大利旅行家,爱意在朝夕相处中萌生,在艰难险阻中日趋热烈,却不得不在抵达波斯后戛然而止,深埋心底……
上海芭蕾舞团“一带一路”主题原创芭蕾舞剧《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将于6月18日献演于中共中央党校北校区礼堂。从经典版《天鹅湖》到《白毛女》再到《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上海芭蕾舞团在三年内三次赴中央党校演出,带去令人赏心悦目的海派芭蕾力作。
《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首演于2010年,故事以《马可·波罗游记》为蓝本,讲述了马可·波罗应忽必烈之请,接受“最后的使命”,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波斯。经历了风暴肆虐、海浪颠簸,两人互生情愫,却不得不在抵达波斯后将深情埋藏心底。它既是一部原创芭蕾舞剧,也是一场“一带一路”之旅。从上都到波斯,一草一木都值得观众去探索与发现。漫长的海上漂泊,埋藏了情愫,也承载着变迁。
意大利时尚大师皮尔·卡丹为该剧度身定做的演出服,与上海芭蕾舞团的古典演绎融合在一起,彰显出雍容典雅的风格与气度。元朝上都、海上丝绸之路、波斯皇宫,都为他提供了源源不尽的创作灵感。剧中160套服饰设计新颖大胆,比如一幕阔阔真公主的舞裙,上身采用了立领、无袖、胸口中空的剪裁,下身长及膝盖的裙摆镶满闪亮的水晶;马可·波罗的服饰则借鉴了当时威尼斯的服装特色并融入了元朝蒙古服饰的特点,其马甲肩部微微竖起,与阔阔真公主舞裙的肩部设计相互呼应。
法国巴黎歌剧院明星演员、编舞约瑟·马丁内兹担任舞剧编导,他为作品注入了新古典主义芭蕾风格。除了将芭蕾的审美与中国地域风格融合于舞台,男女主人公的双人舞尤为流畅、浪漫,动作中所延伸出的线条感、丰富的空间感都足以让人感受到“新古典”的魅力,同时,别具特色的蛇舞、印度舞、阿拉伯舞等舞段与宫廷内的传统舞蹈形成鲜明对比,令人目不暇接。
2017年,上海芭蕾舞团秉持以匠心打磨作品的精神,对该剧进行了复排,并对剧中160套服饰中的114套进行了修复和重新制作。复排后,该剧先后在上海、北京上演,并于2018年应第十届纪念叶卡捷琳娜·马克西莫娃芭蕾舞节邀请,前往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演出,赢得了俄罗斯观众、媒体和评论家的盛赞。
此次赴中央党校演出,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共中央党校图书和文化馆承办。上海芭蕾舞团共派出了111位演职人员,阵容囊括了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剧中马可·波罗一角由上海芭蕾舞团首席主要演员吴虎生饰演,吴虎生不仅拥有绝佳的芭蕾技巧,表演也细腻并充满爆发力,在他的演绎下,一个潇洒风趣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跃然眼前。阔阔真公主由上海芭蕾舞团最年轻的主要演员戚冰雪饰演,她生动刻画了公主远嫁时的悲伤和忐忑,共患难后对马可·波罗的动情,以及波斯皇宫中离别时的不舍。张文君、袁岸璞、周嘉雯、龚黎伟等也在剧中奉献精彩的表演。今年8月《马可·波罗——最后的使命》还将作为香港回归系列演出在中国香港连演两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作者:宣晶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卫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