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课堂提问时不爱举手,小组讨论时常常一声不吭,派对上时刻想着马上离开,演讲时恨不得原地消失……这是一群安安静静的内向孩子:他们喜欢独处,不喜欢热闹;他们观察敏锐、思维缜密,但不喜欢在公共场合放大自己的表情和声音。他们很容易被忽略,还会被家长和老师指责为“胆小”“高冷”“没出息”“不合群”。他们是否需要努力变得外向,来适应这个强调竞争、高调与张扬的社会?
日前引进国内的《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一书通过大量真实成长事例,探讨孩子“安静”融入不同生活场景的表现。谁说内向孩子不能发掘与生俱来的优势,以安静的方式令人刮目相看!其实他们安静的生活态度里,一直潜藏着一种“超能力”,关键是需要去“看见”它,并学会如何恰当使用它。
愿每个孩子都能运用“安静的力量”在这个世界驰骋
文/大J
我是个内向的人,这个评价我直到28岁才愿意说出口,之前我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内向的,因为从小到大,我身边的人,不管有意还是无意,都在向我传递一个信息:内向是不好的,内向的孩子没出息,内向的职工员工不具有领导力,内向的人以后是要吃亏的。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非常努力地让自己改变成一个外向的人,但这让我活得的非常别扭和不自信。即使我成绩很好,即使我可以上台自信地发表演讲,即使我是当年公司最有潜力的年轻经理,但在骨子里我对自己还是不认可的。
这份不认可表现在,每当我受到表扬时,第一反应就是否认和拒绝,因为我觉得自己性格不好,这是致命伤。记得有一次,我和前东家总经理闲聊,我带着羡慕的口气说,我现在只希望自己性格可以外向一点就好了。
那位澳大利亚人一脸疑惑地问我:为什么要外向呢?每个人性格不一样,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有趣啊。内向和外向都有它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然后正视自己的弱势,不要让弱势成为自己发展瓶颈就好了。
那一年我25岁,这一辈子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和我说原来内向没有什么不好。也就是从那以后,我开始重新看待自己的性格,发现很多之前非常排斥的性格特点,换个角度看竟然就是我的优势。
比如我爱独处,以前很怕被人说“孤僻、不合群”,但后来我发现,这样的独处给了我更多深入思考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我比和很多同龄人更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之后,我开始慢慢接纳了自己的性格,同时也像我前东家总经理所说的,我持续学习一些社交方面技巧,以保证自己的性格特点不会影响生活、工作和学习。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安静性格中蕴含的力量其实非常巨大。与此同时,我也认识到,一个人性格内向不代表他不需要不改变,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是无论哪种性格的人都需要做的,只不过身边有太多人容易把“内向”“内向”作为止步不前的借口。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青少版)
[美]苏珊·凯恩 格雷戈里·莫内 埃丽卡·莫罗 著
[美]格兰特·斯奈德 绘 杨惠 译
中信出版集团
后来我当了妈妈,有了一个与我同样内向的女儿,每当她害羞的时候,我仿佛看到自己小时候。
和我的父母不同的是,我从没和她说过性格内向是不好的,每一次她低头羞怯时,我都会告诉她,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然后我会问她,你想不想试试看,如果想的话,我们可以提前做些准备,让你也能做得和别人一样好。
每当我说完这些话,我总能看到女儿低下的眼睛又抬了起来,里面闪烁着光芒,然后她会坚定地对和我说:“嗯!”然随后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过去的四年里,我教会女儿很宝贵的一点就是:接纳珍视真实的自己,但同时我也会帮助她应对小世界中的人和事,在让自己舒服和不会令别人感到不快两者之间,找到如何让自己舒服的平衡。
《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中没有说教和鸡汤,都是实实在在鲜活具体的描述情景,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交友交际、追寻兴趣逐步展开。原来内向的人不止你我一个人。
正由于书中例子都来源于真实生活,每一个场景几乎都会引起让读者产生“没错,这说的就是我”“对啊,说的就是我”的感同身受。
比如,作者谈到“结交朋友”时,首先提出了“需要假装活泼吗?”问题,这样的困惑真的只有经历过有类似亲身经历的内向者才能体会懂。
然后书里用漫画形式直观地告诉大家,一个好朋友等于一群熟人。在这一章的最后,作者分享了很多实用技巧,比如面对陌生人有时只需要一声“你好”来“破冰”,多运用倾听的力量,学会表达自己等。
这些话读起来,就像一个曾经也是内向孩子的过来人娓娓道来,但处处闪着智慧的光芒。当我阅读时,总会想起自己小时候,想起当年面红耳赤、手足无措的模样,然后总免不了感到一丝遗憾:如果彼时有人可以告诉我应该怎么办,那该多好啊!
一个人的所谓自信,就是由他从过往一次次与世界互动所获得的正面体验累积而成的。内向的孩子需要更多的这样的体验。
我希望更多内向的孩子,通过阅读这本书,从小就学会欣赏自己的天性,更加关键的是学会更多社交应对技巧,自信地面对世界。
我也希望能有更多父母,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全然地接纳孩子的性格,学会有策略地引导孩子更好融入这个喧闹的世界。
愿每个内向的孩子都被温柔对待;
愿每个成人都可以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个性与不同;
愿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运用“安静的力量”在这个世界驰聘。
作者:大J(亲子教育专家)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李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