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年末大戏已行至第八年,今年首次引进了西班牙语音乐剧作为年末大戏系列的开幕作品。改编自比才歌剧《卡门》的音乐剧《卡门·古巴》从12月12日-23日,持续为上海观众献上15场演出。
这部2016年的新作不仅在上海献上其亚洲首秀,申城也是此次国际巡演中的亚洲唯一一站。
作为全场唯一一抹“红”,在《卡门·古巴》中饰演卡门的卢娜红唇与红上衣相映,手持极富代表性的扇子,既征服了男主角何塞,也征服了全场观众。作为全球传唱度最高的咏叹调之一,《哈巴涅拉舞曲》经由这位古巴女演员之口,变身为名叫《爱情》的唱段,尽管旋律相同,但更显热辣狂野。可以说,音乐剧《卡门·古巴》赋予了歌剧《卡门》这部经典全新的活力。
在音乐剧《卡门·古巴》中,卡门是位追求个人自由的古巴女性。上世纪50年代生活在圣地亚哥的她梦想过上好日子,也渴望体验爱情、经历冒险。年轻的战士何塞深陷于卡门的魅力不可自拔,并为其攻击了一名军官,于是这对情侣逃亡到古巴首都哈瓦那。在那里,卡门沉迷于夜生活,而与拳击手的调情则为她引来了大祸……
“卡门在西方文化中,一直是强悍、性感、崇尚自由的形象。”《卡门·古巴》副导演马修·科尔表示,他曾前往古巴哈瓦那,看到那里有女性在街道的角落里即兴起舞,舞毕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前去购物。“这画面令人感到很不真实,却也证明了古巴人的血液里充满着热情奔放的基因。”因此,当多种文化交融产生的拉美文化,被注入进经典文本《卡门》中时,激荡出了微妙的化学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为《卡门·古巴》编曲的阿列克斯·拉卡莫目前在百老汇炙手可热。他曾凭大热音乐剧《汉密尔顿》斩获托尼奖最佳编曲。这位具有古巴血统的音乐人,在比才原有的音乐节奏中加入了曼波、恰恰等拉美元素。此外,《卡门·古巴》的舞蹈同样结合了伦巴、曼波等拉丁元素。
在《卡门·古巴》音乐总监赫克托·马蒂尼翁看来,拉卡莫的编曲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融合,带给观众既熟悉又陌生的新鲜体验。“人们熟知的比才的旋律一样都不少,于此同时也将轻快动人的曼波音乐、自由奔放的拉丁爵士完美融合在了一起。”此外,舞台上14人的拉丁乐队运用大量打击乐和铜管乐器,为比才的旋律加入了丰富的古巴本土节奏,使其焕然一新、魅力四射。
继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莫扎特》,法国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罗密欧与朱丽叶》《摇滚莫扎特》之后,文化广场此次又将西班牙语音乐剧带给沪上观众。“文化广场一直很关注小语种音乐剧,因为语言背后其实代表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审美风格。”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认为,对中国观众而言,具有吸引力的音乐剧绝不限于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不同语种的音乐剧将开阔观众对音乐剧的全球视野,也是激励我们走‘中国特色音乐剧道路’的文化佐证。”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邵岭
图片来源: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