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哭墙”上,刻满了遇难同胞名字
今天是12月13日,我国第五个法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81年前的今天,侵华日军攻占南京,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是刻印在中国人心底的日子,是一道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痕。
最近,一批反映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图书陆续推出,如《背负历史前行的人》《从城祭到国祭》《我的100位日本朋友》《三十七:慰安妇调查纪实》《人圈——侵华日军在河北宽城实行“人圈”暴行的调查实录》《探寻中日和解之旅》等,以回忆录、纪实文学、图集、文献资料等形式,展现那段人类历史上的罕见暴行,也记录下各国友好人士追求和平的曲折经历。
▲日军在南京将中国青年作活靶练习刺杀
自1994年起,江苏省及南京市社会各界人士,连续20年举办祭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仪式,表达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缅怀和哀思,用以教育生者、警示后人。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的12月13日举办国家公祭。
从“城祭”到“国祭”,中间有哪些重要时刻?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长篇纪实作品《从城祭到国祭》,详细介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由地方性城市公祭上升为国家公祭的过程。该书通篇用24个“祭”字,引出24章叙事主题,如“烛光里的祭奠”“缪斯女神的拜祭”“大洋彼岸祭悼金陵”等。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常州大学教授朱成山与江苏省文化厅李慧合作撰写,朱成山结合亲身经历,将发生在历次公祭活动中的重要故事娓娓道来。
▲日军将失去战斗力的中国军人反绑双臂、集体杀戮后掷入水池中
由南京出版社出版的《无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藏品图集》,精选了纪念馆馆藏近70件(套)珍贵文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文物背后的故事。该书分七个章节,通过馆藏文物叙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这本图集恰如书名,用“无声”的藏品,诉说“有声”的历史,用藏品背后的故事讲述有血有肉的史实,具史料价值。
除了馆藏文物,每一位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更是这段历史的活证人。历史,给他们留下终身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他们讲述的真实历史,已经成为国家记忆的一部分,这段历史不容歪曲,不容否认,不容亵渎。对这些受难者经历的留存,更是时不我待。
摄影记者陈庆港历时十余载追踪二战幸存者,调查记录被日军伤害过的慰安妇生存现状。
《三十七:慰安妇调查纪实》一书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推出,杨阿布、李秀梅、侯冬娥、张小妮、蒲阿白、林爱兰……书中每一节都以一位受难者的名字命名,肃穆悲壮。37、27、17、7……时间如水掠过,幸存者不断减少,留不下的是逝去的病疼之身,留得下的是记录她们的文字和影像。
▲侵华日军惨无人道的江边屠杀
反思战争之痛,追缅举国之殇,也是为了揭示历史真相,传播和平之声。近21万字、有195张图片的《我的100位日本朋友》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记录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与100多位日本友人的交往过程,展现了23年间他们致力于中日友好事业与各种右翼势力作斗争的故事。
朱成山说,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书中既有中日友好组织的负责人,也有民间组织的领导者;既有勇于反省的日本老兵,也有敢于维护历史真相的日本律师;既有富于历史责任感的日本学者,也有对华友好的日本企业家;既有勇于报道历史真相的日本记者,也有热爱和平的日本艺术家;既有爱国的日本华侨,也有重视和平友好的日本政要。“像白西绅一郎等一批长期致力于中日友好并为之呕心沥血的老一辈人已经离去,但是他们让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世世代代延续下去的宏愿,必将鼓舞更多有识之士继续为之努力奋斗。”
还有一些图书从第三方视角切入展开。《探寻中日和解之旅》由英国人巴兹尔·斯考特、日本人葛西实合著。巴兹尔·斯考特幼年随传教士父母在中国长大,曾作为战俘被关押在上海,葛西实在1946年被遣返日本前在中国度过了童年。“我们亲身经历了二战战乱,都对中国怀有特殊而深厚的感情,是共同的经历促使我们写下这段历史记忆。”巴兹尔·斯考特说。
文汇记者:许旸
编辑制作:许旸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出版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