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如鬼魅一般隐匿在这个家中,随时准备动摇脆弱的母子关系。图为“新文本孵化计划”《狐狸的一击》剧照。(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供图)
本报记者 童薇菁
这些天,话剧 《狐狸的一击》 正在1933老场坊微剧场热演,这是青年编剧许诺首次参与“新文本孵化计划”的项目成果。
今年,“新文本孵化计划”将为包括《狐狸的一击》 在内的五部青年编剧的原创剧本进行成熟的舞台化包装,让“新文本”走进市场,让更多有思想、有深度的作品走入观众的视野。
“很多人说,剧场的文学性式微了,原创作品少了。其实好的剧作依然存在,它们可能称不上完美,但能激起观众的共鸣。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它们找出来,培育好、打磨好。”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副总经理、同时也是该项目负责人的田水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如是说。新文本孵化计划,就是让作品成熟的过程,是发掘优秀青年编剧和导演的过程,是培植舞台原创力量的过程。
新文本“新”在哪里?为当下生活立言
《狐狸的一击》 剖析着代际隔阂、畸形的家庭关系带来的精神压力。曾获“白玉兰戏剧奖”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陈姣莹、与上话新晋小生陈山分饰“母亲苏谨”和“少年易苏”。从剧本、演员到独具创意的舞美灯光,《狐狸的一击》 给了观众一个不折不扣的惊喜。
80后编剧许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文学系舞台剧方向,多次参与舞台、影视作品的剧本创作。许诺说,困惑是她写作的动力。2010年一起真实的谋杀事件“击中”了她的创作灵感,对罪犯杀人动机的疑惑促成了她的最初创作,通过搜集大量案件资料和素材,耗时近一年完成了 《狐狸的一击》这部作品。
“狐狸”如鬼魅一般隐匿在这个家中,随时准备动摇脆弱的母子关系。故事里,少年钢琴师易苏深夜回到家中,惊慌失措的母亲告诉他家里闯进了一只狐狸,这只狐狸有可能逃到任何一个角落……在少年与母亲合力寻找和驱赶狐狸的过程中,两人因各种琐事不断产生争执,累积已久的怨念让矛盾彻底爆发。
“为当下生活立言,有想法,有新意。”这是“新文本孵化计划”相中它的理由。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主办、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及上海话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运营推进的“新文本孵化计划”,旨在发掘、扶持本土舞台原创力量,为45周岁以下的年轻编剧创造表现的空间,为原创作品提供“露面”的机会。
“新文本孵化计划”实施以来,陆续收到近20部作品,通过评委组的甄选,有5部作品入围最终孵化环节。首部作品 《火山灰》 已于今年1月上演,《狐狸的一击》 之后还有一部小剧场音乐剧 《人言》。
新文本孵化的不止是剧本与编剧
“在项目的推进中,我们有了更大的发现。”田水说,“‘新文本’应当超越文本的意义,能创作优秀剧本的编剧、能把好文本在舞台上竖立起来的导演,都是‘新文本’的意义。只要发现一点舞台化的可能性,我们就不能浪费。”
事实上,当2013年写下作品后,许诺一直没有投出自己的剧本,直到2016年“新文本孵化计划”的出现。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狐狸的一击》最后的舞台呈现,远远超越了她的最初预期:“这个60分钟的小戏,配置了那么好的导演、演员和舞美灯光,尤其是玻璃房和金鱼缸的设计,丰富了作品的语汇,效果非常好。”
由玻璃搭建的“家”让观众眼前一亮:屋内地板、沙发、地毯等布置是冷灰色系的,对比之下,“家”中鱼缸里橘红色的金鱼却格外显眼,具有象征意味。许诺告诉记者,这是导演吕睿别出心裁的设计,随着剧情的发展,真相慢慢地被揭开,整个玻璃房仿佛成为了一个放大好几倍的鱼缸,母亲以为这就是温暖的爱,而儿子就像失去自由的金鱼。摆放的家具很平常,却时时透着压抑感。
这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年轻导演吕睿的首部独立执导作品,此前他一直担任助理导演、副导演之职,《狐狸的一击》 给了吕睿独挑大梁的机会,意味着新的开始。而率先上演的 《火山灰》,担任导演的陈天然原是 《每一件美妙的小事》“1933剧场版”的编剧,此次担任导演,一样信手拈来。因为“新文本孵化计划”,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已经打造起一个集青年编剧、导演与舞美创作的信息库、资源库,让这些舞台工作者能够在这个平台上互通有无、相互助力、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