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婷) 犹太人见面常以“肖洛姆·阿莱汉姆”问候,即“愿你平安”。有这样一位作家,信手拈了这个问候语作为自己的笔名,竟成就了世界文学史上一个极其闪亮的名字。2016年是著名作家肖洛姆·阿莱汉姆逝世100周年。由中西书局出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翻译家姚以恩编著的《肖洛姆·阿莱汉姆在中国》 日前在沪首发,向人们讲述了这位“犹太的马克·吐温”与中国的情缘。值得一提的是,最早将肖洛姆·阿莱汉姆的小说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的正是茅盾。
“含泪中的微笑,幽默外的辛酸。”这是肖洛姆·阿莱汉姆文学作品留给世人的印象。他原名肖洛姆·诺胡莫维奇·拉比诺维奇,1859年出生于乌克兰。1883年,他第一次以“肖洛姆·阿莱汉姆”的名字发表小说 《两块石头》,就此声名鹊起。他的作品以描写底层犹太人民的苦难生活见长,可是无例外地总穿着诙谐的外套。其作品被翻译成70多种文字,代表作有书信体小说 《美纳汉·曼德尔》、中篇小说 《卖牛奶的台维》 和 《莫吐儿》 等,而根据其作品《卖牛奶的台维》 改编的音乐剧 《屋顶上的提琴手》 至今已在20多个国家演出3000多场次。1916年,他辞世后,纽约数十万民众自发前往送别,其灵柩在致哀的人群中缓缓行进了8小时才到达墓地。
说起肖洛姆,不能不提到 《莫吐儿》,作品中家境贫寒的犹太儿童莫吐儿不知道面临的灾难,懵懵懂懂地帮人做事、闯祸,满街跑着卖自制饮料、老鼠药……让人忍不住发笑,但笑过之后,却涌起一种悲凉而哽咽之感,高尔基在读了这部作品后曾专门致信肖洛姆说:“读过以后我笑了也哭了。真是一本绝妙好书……整本书都洋溢着对人民的深厚、亲切而聪明的爱。”
这样一部名著,半个世纪前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时,其译者是一位年轻教师———28岁的姚以恩。1956年他在任溶溶与李俍民的鼓励下开始翻译这部名著,并于1957年出版。据新出版的《肖洛姆·阿莱汉姆在中国》 透露,因为与肖洛姆的文字缘,姚以恩和钱锺书、曹靖华、萧乾等老一辈文人也结下了缘分,并一直致力于研究肖洛姆。据他考证,早在上世纪初,国内文艺界进步人士就注意到了这位杰出的犹太人民作家。他在徐家汇藏书楼查阅旧报刊时发现,1921年6月20日,署名“P生”的作者即在当时的报纸上发表关于肖洛姆·阿莱汉姆的报道,报道说:“现代犹太小说家阿尔秦被人称为‘犹太的马托温 (即马克·吐温)’,就因为这位阿尔秦的作品和马托温一样,思想也相像。”这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介绍肖洛姆·阿莱汉姆的文字。对于“P生”这一笔名,姚以恩曾作过多方面的考究,但始终未能查明,直到后来专门向茅盾请教,竟意外地得到回信:“‘P生’即是我。”
事实上,茅盾也是将肖洛姆小说介绍给中国读者的第一人。1921年,他在主编的 《小说月报》10月号上,发表了他自己翻译的肖洛姆的小说 《贝诺思亥尔思来的人》。之后,这篇小说又被收入茅盾短篇译文集 《雪人》。
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所长徐新告诉记者,肖洛姆虽然从未到过中国,但由于其作品翻译较早而广泛,中国人对他并不陌生,肖洛姆作品的译介和研究也备受学界关注。其中仅 《莫吐儿》,50余年间已先后以10种不同的版本出版发行数十万册,受到中国少年儿童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