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启哲
昨天,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办,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支持的以“沪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上,京、沪两地专家肯定了沪剧近年的发展态势:《邓世昌》 《挑山女人》 《赵一曼》 等一批现实主义题材优秀沪剧涌现,凸显了沪剧当下的原创力和全国的影响力;而在今天闭幕的第二届上海沪剧艺术节上,13家国有、民营剧团抱团发声,7天27场活动把非遗文化送到市民百姓的家门口。不过,越是如火如荼的当下,越是需要沉淀下来思考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与会专家把问题聚焦于当下创作,希望沪剧守住与城市共同发展的传统,打造更多反映当代都市生活,有时代情怀的作品。
沪剧创作与上海的城市发展同步
梳理沪剧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每一阶段涌现的沪剧经典作品,都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变革息息相关。沪剧诞生早期,多以农村题材为主。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阿必大回娘家》就保留了过去上海郊县农村的生活细节。剧中婆婆把黄瓜放在屋顶晒,腌了做酱菜的细节,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反映。”
进入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上海的城市化进程,沪剧演出 《秋海棠》《雷雨》 等颇有人文内涵,主题深刻的作品,深入挖掘当时社会变革之中的人的思想挣扎,甚至好莱坞电影 《魂断蓝桥》 也在改编之列。由此,沪剧从题材、表现手法、舞台呈现等多方面吸收了话剧、电影等艺术营养,形成了通俗写实的表演风格。全国360多种地方剧种大多以古装戏为主,沪剧却以反映现代都市生活为主,独树一帜。
丰富的文学滋养和对其他文艺样式的借鉴,让沪剧伴随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演进立住了脚。而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沪剧表现社会现实的传统依旧没断,《罗汉钱》 《小二黑结婚》 《鸡毛飞上天》 等题材均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有所关注和回应,而 《芦荡火种》 的诞生,更奠定了沪剧在全国戏曲剧种中擅演现代戏的独特地位。
应进一步挖掘当代都市生活
作为非遗艺术,沪剧以戏曲形式保存着上海城市的语言特征、文化记忆和世俗风情。到了今天,沪剧的创作同样不能与时代脱节。与会学者认为,在为《邓世昌》《挑山女人》《赵一曼》 等一系列现实题材作品叫好的同时,沪剧创作者应当把目光进一步放在都市生活上,推出一些具有时代情怀的作品。
有学者表示,沪剧的“家底薄”,而这也成了优势———不受程式化的束缚,就有着更强的适应性,便能与时代更好地产生联系。而回头看,沪剧中的所谓西装旗袍戏,所展现的文化就是那个时代的城市生活。如今,都市人的审美趣味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就需要沪剧作品更多地与之呼应。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海这座城市的高速发展也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不过,与会专家提醒,深入生活应根据沪剧的定位和艺术特点,提炼和挖掘当代人的精神面貌和情感需求。只有抓住了当代白领和学生的情感共鸣点,才能将其吸纳为新一代的沪剧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