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阮荣春在当代中国画学术与创作论坛指出,当下山水画创作陷入“浓重粗野”的视觉误区
本报讯 (记者范昕) 近日于西安、上海等地举办的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工作室教授团队学术巡回作品展暨当代中国画学术与创作论坛,引发了人们对于当下山水画该何去何从的思考。
“如今的山水画创作的误区是,缺乏内涵现象极为普遍。”论坛发起者阮荣春是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画家。他直言:“很多山水画充斥着千篇一律浓重粗野的视觉倾向,用笔粗率,锋芒烁烁,暴露出的恰恰是急躁的情绪。”
阮荣春认为,山水画的确讲究师法自然,写生的确是搜集素材的一种方式,但写生不能完全等于师法自然。在阮荣春看来,现在一些画家基本的造型能力都还没有掌握。而有自我体悟的创造才是山水画家最重要的艺术品格。
在阮荣春看来,“国画与西画强调的‘像不像’完全是两码事。西方艺术史是绘画者的艺术史,而中国艺术史是文人的艺术史。六朝以后,特别到唐代以后,文人不再满足于品评绘画,而是自己参与绘画,这就是文人画的兴起。中国的绘画离不开文人画的引导,因为文人把当时的思想、文化,包括知识和审美情趣都引进了绘画。比如唐代画家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宋代画家不重形似重神似,元代画家以书法突破画法,明清画家以印章入画,这些说到底都是文化修养。”阮荣春指出,国画家不妨循着中国画的来路,将这种传统艺术细致地体认一遍,厘清其精华所在。
如今的山水画家,算是赶上了最好的时光——想去哪写生就去哪写生,想查阅哪位前辈大师的画作都能查阅到。那么山水画佳作为何反倒越来越少了呢?
阮荣春认为,如今的山水画家技法层面的用笔用墨不缺,缺的是正气、文气、静气这“三气”。“‘正气’反映作者的德操、思想、情绪与审美观,当是心灵修养的集中表露;‘文气’反映作者的秉性、气质、文化底蕴。‘静气’是指画山水时须将自己的‘心’置入画中,‘心随云泉走’方能将自然之气、之理、之韵很好表达出来,只求笔墨似某家,不是‘心画’,反映出来的东西必然有‘浮躁气’‘商品气’。”
“绘画又何尝不是一种语言? 当今的和谐社会里,我主张笔墨当随时代,以平淡温和、意在言外为上。”在阮荣春看来,山水画创作应当“胸中有丘壑”,有画者宏大的气度和心灵的空间,有丰厚的学识修养,不是简单地把景物照搬到纸上,而是以淡然沉静的心态去体悟它、表现它,作品才能落笔无穷格高意远,呈现出所谓的“澄怀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