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五则》剧照。图为雷恪生饰演《也是三角》中的李永和。(剧组供图)
本报讯 (记者徐璐明)林兆华导演的京味儿话剧《老舍五则》将再度来沪,于3月25日至27日献演于上海大剧院。该部话剧是为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1周年而创作的,在老舍之子舒乙的推介下,林兆华挑选了老舍先生最独特的5部短篇小说《柳家大院》《也是三角》《断魂枪》《上任》《兔》搬上舞台。
《老舍五则》在100多分钟内用5个故事讲述了5类人生和5种悲欢。《柳家大院》讲述受尽公公、丈夫和小姑子欺凌的倒霉媳妇悬梁自尽的悲剧;《也是三角》 挖掘了一对当兵的拜把子兄弟共娶一个媳妇的心理挣扎;《断魂枪》中,由于洋枪、火车的发明致使功夫、镖局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隐喻了文化的失传;《上任》以戏谑的手法,呈现曾经的黑社会成员成为治安官后与以前同党的纷争;《兔》是一首悲歌,上演了一个男戏子与包养者之间的畸恋。
林兆华导演的作品一向以实验精神著称。不过,在《老舍五则》开始排演之前,林兆华就曾表示,要充分保持老舍先生的现实主义风格。在同一舞台上呈现5部完全独立的短篇小说,林兆华并未使用5种布景,而是创意了一个独特而中性的空间,把这几个毫无关联的故事揉捏在一块儿,形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作品。
“老戏骨”雷恪生是《老舍五则》的主演之一,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在剧中他将饰演两个角色:《也是三角》 中说媒拉纤的李先生以及《兔》里的楚总长。在角色的处理上,他会用纯正的北京话来饰演李先生,而对于楚总长,雷恪生觉得他有点“军阀的感觉”,所以用他的家乡话———烟台话来塑造这个人物更有味道。“在一场演出里饰演几个角色,对演员而言是个挑战,也是种享受。之所以我从2010年首演到现在一直坚持演这个戏,是因为这个戏里保留了老舍先生原著现实主义的精髓。除此之外,老舍先生语言的幽默和原汁原味的‘京味,都是这部话剧的看点。”
老舍文学作品的最大特征是京味儿文化,要想让《老舍五则》的京味儿地道,演员很重要。除了几位主要演员,林兆华还挑选了发源和形成于北京的唯一地方剧种、由老舍亲自命名的北京曲剧团的演员,人物的对白充分体现了老北京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
浓重的京味儿会不会让北京之外的观众产生距离?雷恪生表示,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我们去香港首演时,曾担心过香港观众会不会听不懂、看不懂老舍的戏。剧院还为我们的戏配了英文、中文两种字幕。没想到,我上台后,一张嘴,台下就乐了,剧场的效果马上就出来了。”从这次以后,剧组带着《老舍五则》走南闯北,再也没担心过观众会看不懂老舍。
老舍的这5篇短篇小说写于不同的年代,雷恪生透露,舒乙曾告诉他,在这5篇小说里,老舍最中意的是《断魂枪》。《断魂枪》 讲的是镖局被洋枪取代后,身怀绝技“五虎断魂枪”的镖师沙子龙无奈把镖局解散。一天一个老人找上门来,想拜沙子龙为师,学那“五虎断魂枪”的绝技,被沙子龙拒绝了。深夜,往日的老镖师在后院耍起了枪法,望着星空,想起了当年押镖的岁月,说了4个字:“不传,不传”。小说最后,老舍并没有对“不传,不传”具体说明他的观点,这4个字留给观众回味的空间是巨大的。“尽管老舍先生的这些小说完成于几十年前,但我们这个剧在各地上演的时候,台下依旧叫好、鼓掌不断。这说明老舍先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到现在仍有很强的生命力。”雷恪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