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老生演员王珮瑜今年首度走到幕后,担纲京剧《十两金》的制作人,她在研讨会上介绍筹备、排演情况。
本报记者 叶辰亮 摄
■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 记者 黄启哲
小剧场闹出了大动静。刚刚闭幕的首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创下了6台剧目7场演出总票房超过12万元的成绩——这意味着,在200到300座的剧场里,每场演出平均票房收入超过1.7万元。
昨天,本报和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主办了题为“戏曲的呼吸与跃动——聚焦当代小剧场戏曲的困境与突围”研讨会。记者注意到,尽管对于小剧场戏曲的定义尚见仁见智,但有一点得到了与会专家们的一致认同:小剧场戏曲节在青年戏曲工作者和当代的青年观众之间搭建了一个崭新的沟通平台,而当二者分别在舞台上下占据了主要位置,戏曲的发展才算真正进入了良性循环。
为青年戏曲人才搭建平台
小剧场戏曲节引发了一连串后续效应:昆剧《夫的人》已经接到来自国内外的一系列演出邀请;京剧《十两金》定下了明年开启全国高校和小剧场的巡演计划,并打算形成系列作品;明年的小剧场戏曲节剧目征集正式启动,计划经过三到五年的积累,最终实现天天演。
小剧场戏曲节的举办实际上也很偶然。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说,缺少演出机会,是很多青年演员近年来普遍面临的困境。即便是一些戏曲院团里的顶梁柱,一年参加院团演出的机会也只有四五次,有人甚至私下向张鸣抱怨:“现在演的是小生,过两年就是‘老生’了。”但这个难题显然不能依靠院团解决。有业内人士这样说:一家院团一年排一部戏也很不容易,为了保证成功率,都要请大家名导,谁敢给青年人做实验的机会?
于是,为青年戏曲人才搭建平台,让他们的艺术激情在最好的年华里迸发,从而让戏曲发展获得新的生机,成了上海举办小剧场戏曲节的一大初衷。现在看来,这一目的已经达到——6部剧目中,青年团队集体涌现,比如《碾玉观音》的主创人员均为80后;《夫的人》起用80后导演俞鳗文,青年演员罗晨雪和谭笑挑梁;《御碑亭》剧组以明星演员阵容衬托85后编剧张婧婧;《十两金》主创平均年龄35岁。
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剧场戏曲节成为了一个探索和解放的平台。文艺评论家、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郦国义在看了6台剧目后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黄浦江底下涌流着很多艺术的激情,需要一个平台充分释放出来。而在这些作品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可喜的苗子。”
让更多青年观众走近戏曲
梨园戏《御碑亭》的编剧张婧婧在研讨会上回忆了一个细节:“演出结束散场后,一个女孩子拉住我说你是这个戏的编剧吗?我说是的,然后那个女孩子就开始哭。原来她是话剧艺术中心的会员,一直在话剧艺术中心看话剧,但是看戏曲是第一次。而且她是福建人,以前却从来不知道福建有这样好的艺术。”
与这个细节相呼应的是,从每场演出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来看,本届小剧场戏曲节观众群体中超过半数人年龄在35岁以下,50%为首次观看戏曲演出。
让青年观众走近戏曲,正是本届小剧场戏曲节的一大收获。张鸣说,这些年来戏曲推广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进高校、进社区,但没能让青年受众持续凝聚在戏曲周围,成为戏曲的长期关注者和支持者。“我们的观众在日益老化和小众化,这样的现状无法支撑戏曲的长远发展,必然会导致戏曲的萎缩。只有让更多年轻人来欣赏戏曲,戏曲才会有光明的明天。”为了吸引更多青年人,本届小剧场戏曲节在演出场地的选择、票价的制定上也颇费心思。比如通过选择合适的场地来锁定目标观众群。“以话剧艺术中心为主场,就是看中它的观众群和我们的目标受众是一致的。”售票结果则显示,在话剧艺术中心的几场演出门票全部售罄;而在票价上,小剧场戏曲节没有采用小剧场话剧通行的450元,而是定在60元、120元和200元三档,“如果两个人来看,即便选最高一档,400元,加上吃饭100元,相对是一个可持续的价位”。
青年观众通过小剧场走近戏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剧场艺术对年轻人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何更好地探寻小剧场戏曲发展之路,是戏曲人面对的紧要课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小剧场戏曲体现了两种功能:丰富大剧场戏曲的表现力,缓解大剧场戏曲面临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寻找戏曲和话剧在小剧场这一艺术形式中的同和异,也要研究大剧场戏曲和小剧场戏曲的区别,以及由此对表演提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