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以合排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下月登陆文化广场
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中的男女主人公。 (剧组供图)
■本报记者 徐璐明
1938年至1939年,大批犹太人为躲避纳粹迫害,从德国逃至上海。在此期间,许多上海家庭为犹太难民提供了帮助和庇护。近日,一部反映那段历史的中以合排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正在紧张地排练,并将于9月3日登陆上海文化广场。
“中国如果把犹太人在上海的这段历史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那就充分展现了人性的力量,其力量不亚于一颗原子弹。”《犹太人在上海》的导演徐俊告诉记者,正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这段话激发了他想要创作一个关于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的灵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这段特殊的历史已经变得面貌模糊,年轻一代对此知之甚少。事实上,这部音乐剧就是根据犹太人在上海生活期间发生的一件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
一个犹太工程师在上海的真实故事
《犹太人在上海》的历史顾问、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主任潘光向记者讲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他表示,尽管采访过许多犹太难民,但对这部音乐剧的主角原型——弗兰克·塞莱格的印象尤为深刻。“他至今保持着纯正的上海口音,有一次我去美国顺道采访他,一开门他就用上海话对我说,‘家里很小很龌龊,不好意思’。”
流利的上海话源自他在上海生活的经历。弗兰克在德国时是个工程师,来到上海后学会了上海话,并开了一家自行车修理铺,尽管有点大材小用,但日子过得还不错。据弗兰克本人回忆,1943年左右,日军开始搜罗上海的技术工人,集中关押起来协助制造手榴弹。弗兰克因此被关进了日军的军工厂。
“怎么能替残暴的日本人造手榴弹呢?”充满正义感的弗兰克经过深思熟虑,想了一个办法:故意把手榴弹引线做短一点,这样的手榴弹很容易变成“哑弹”。弗兰克将这个点子偷偷告诉了身边的中国工友,大家都按照他的办法来做。一段时间后,日军终于发现了“哑弹”。此后,日军将军工厂所有工人集中在一起进行了审问。
“日本人说,这个工厂生产出来的手榴弹都是废品,叫工人把出主意的人供出来,否则就要杀害工人。”日军当场枪杀了一位工人。弗兰克说,在生命受到威胁之际,非常害怕有人会把自己供出来,但竟然没有一个中国工人开口出卖他。“事后我才知道,当时日军在上海建了很多小规模军工厂,那批“哑弹”没有标明生产地点,因此日军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工厂出了问题。”弗兰克回忆道。
潘光介绍,他的课题团队采访了数百位来华犹太难民及其后裔,无论战后辗转何方,他们都对中国、对上海存有深厚感情,因为在那段最艰苦的岁月里,上海人民接纳并保护了这群无家可归的犹太难民。
上海犹太难民题材是国内剧作的空白点
《美丽人生》《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师》……描写犹太人在二战中受难史题材的电影一直是世界影坛的宠儿,但在国内,这个题材的影视剧、舞台作品却寥寥无几。“以前一直疑惑,为什么上海犹太难民这个题材一直是国内剧作的空白点?一旦深入进去才发现,真要把这些故事改编成一出戏剧太难了。”在徐俊看来,历史记载不够详尽、故事缺少戏剧冲突是描写这段历史的作品较少的原因。
“可惜现在关于犹太难民这段历史的好剧本实在太少。”潘光说,他收到过不少电影、电视、舞台剧相关剧本,甚至还有国外知名编剧写的本子,但大多数都不了了之。“中国的剧作家不了解犹太人的文化和历史,犹太作家又不太了解那个时候的上海。”剧作家们找不到好故事,只能在剧本中硬塞入爱情、谍战等剧情以吸引眼球,一不小心就变成“雷剧”。
“在上海的犹太人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感人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抢救。”潘光举例说,有一位名叫雅各布的犹太人,1939年来到上海避难,1941年3月加入新四军,曾任新四军卫生部顾问,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又随军转战东北。“可以说,他是犹太人中的‘白求恩’。”
“很多最初接受我们采访的来华犹太难民现在已经过世,目前在世的也多在八九十岁。”潘光说,“有好几年没有收到弗兰克·塞莱格的消息了,如果他还活着,也该有90多岁了。对于这段记忆的保存和抢救必须争分夺秒。”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