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祯希
《2015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昨天在ChinaJoy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实际收入超600亿元,同比增长21.9%。
经过近10年的努力,中国原创已经打响品牌。报告显示,原创产品数量与“走出去”增长明显,上半年自主研发产品数量占市场总量的88.7%。自主研发产品的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超过17亿美元,实现翻倍增长。同时,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移动游戏上半年收入达209.3亿元,同比增长67.2%,为增长速度最快的游戏类别。
报告分析称,中国游戏产业市场规模增长处于合理区间,游戏多屏竞争拉动收入增长。游戏行业资本运作从狂热向理性回归,上市、收购、并购趋于谨慎,游戏企业估值趋于客观。
排名前十产品“垄断”近半市场份额
从游戏产品来看,移动游戏同比增长最高。上半年,中国移动游戏产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80亿元。除了产值增长明显,今年上半年移动游戏市场也体现出高度集中的特点。第一季度,市场上排名前10的产品收入总和占据近半市场份额。
业内人士分析,收入高度集中与创意缺乏有一定关系。移动游戏被业界视为最典型的“效率市场”,较短的研发周期,以及对市场信息的高速反应,让移动游戏得以迅速抢占用户。然而过多追求研发效率与市场营收,也导致移动游戏品质与创新上存在一定不足。报告显示,今年新上移动游戏数量约比去年多50%,但许多游戏企业将目光集中在少数盈利能力较高的产品与类别上,跟风现象严重。《疯狂的小鸟》火了,一时间名字不同、玩法相似的手机游戏便出现100多款;以三国为题材的手机游戏,总数已过千款。每年上万游戏上线,因类型玩“撞车”导致昙花一现的不少。巨人网络CEO刘伟认为,手机游戏发展至今,人口红利已逐渐消耗完毕,想要留住用户必须走“精品化”路线。
报告分析,在未来,移动游戏市场规模依旧会保持增长态势,不过,市场收入的结构将逐渐向“橄榄形”转变。一方面,精品老游戏将“储蓄”发酵,拥有比普通游戏更长的生命周期,并且保持高收入。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对用户需求精准定位的细分产品将越来越多,这将弱化移动游戏流量集中的现状。
“自主研发”迈步“走出去”
“自主研发”与“走出去”是近年中国游戏产业的关键词。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网络游戏达355款,其中自主研发产品数量占88.7%。与此同时,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超过17亿美元,增长速度实现翻倍增长。对于游戏企业而言,国内市场已经不再是唯一的“战场”。它们中有的借力网络平台,将国内市场认可的精品游戏推广到海外,目前已经进入到46个国家和地区;有的“专攻”出口市场,海外市场收入已经达到总收入的90%。
“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不是出国参访走马观花,而是直接从事版权的输出和运营服务。直接从事对外投资与交流合作,不能只是面向成熟市场,还要面向新兴的、甚至暂时空白的市场。”一位业内人士说。“走出去”不光让企业尝到利润的甜头,同时也用国际工业化标准,检验、提升了中国游戏的内容创意与制造技术。
报告同时显示,除了积极走向海外市场,国内游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增长,也体现在对“引进来”的概念升级上。从早期的拿来主义、简单打“补丁”到部分原创,近年来国内游戏企业对所代理海外游戏的本土化加工程度不断加深。一些海外代理,实质上只是IP(知识产权)授权,而产品的策划、研发、运营基本都由国内企业完成。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