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燕有两个心愿:培养更多人才,排演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站得住脚的中国歌剧。 本报记者 谢震霖摄
对于97岁的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周小燕来说,人生的下半场,似乎才刚刚开始。不久前亮相于第16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原创歌剧《一江春水》,就是她在人生的下半场里踢进的一个好球。
■文汇报首席记者 邵岭
周小燕不服老。周小燕永远年轻。这几乎是所有人对她的印象。流传很广的一个故事是:有一位学生向别人自称是周小燕的关门弟子,她听到以后问他:“我什么时候说要关门了?”学生感到很惊讶:“那您什么时候关门?”周小燕回答:“等我盖棺的那一天。”
“既然是终身教授,我就要干终身、干到底。”这已经成为她的名言。1988年,年过七旬的周小燕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歌剧中心,担任艺术总监。许多歌剧演员慕名而来,每个礼拜的课程都排满了。时至今日,她仍然保持着每周不少于20节的上课量,而且没有双休日。学校担心她的身体,强制把她的教学量从一周15个学生减少到8个,她却闲不下来,只要自己没到累趴下的地步,对学生就有求必应。
她那娇小瘦弱的身体里,仿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能量。这能量来自于一个深植于心中的梦想:向世界展示中国声乐的独特魅力。
全世界剧院大门向她打开,她却选择回国
周小燕1917年出生于武汉。她有一位思想进步又热爱音乐的银行家父亲,这似乎从一开始就为她的人生划出了明确的轨迹。1935年,她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主修音乐,卢沟桥事变之后她回到武汉,投入救亡歌咏活动,她演唱的《长城谣》、《歌八百壮士》等歌曲传遍了抗战前线和大后方。1938年,她前往法国继续学习音乐,师从布朗热、贝纳尔迪、佩鲁嘉夫人等著名音乐家。置身于异国他乡,让周小燕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音乐中蕴含的美。9年旅欧生涯,她每一次登台演唱都身穿旗袍,曲目中也必定有中国歌曲。1947年5月,她应邀前往捷克参加举世闻名的“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会,演唱了贺绿汀的《神女》、刘雪庵的《红豆词》以及根据民歌改编的《大河》、《杨柳》等中国歌曲,征服了欧洲乃至全世界,赢得了“中国的夜莺”这一美誉。
之后发生的事情,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当全世界的歌剧院向这位中国姑娘打开大门时,她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国,如同燕子归巢。她在祖国大地上放声歌唱,为身处战火中的人民带去抚慰与希望,所到之处无不引发关注与喝彩。然而,她所追求的绝不仅仅是展现个人才华,当她在1949年被聘为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时,“非凡的女高音周小燕小姐”就那样满心欢喜地站上讲台,变成“周小燕老师”,一心一意地把毕生所学教给学生,希望他们能站上全世界的舞台,传播中国音乐的无限美好。
除了培养学生,还要为他们创造舞台
周小燕在法留学的年代,40岁出头就算老女人了。她以为自己会在50岁左右退休,没想到一转眼已执教65年。
她曾在“文革”中冒着风险把学生带到家里,关紧门窗,拉好窗帘,把留声机的音量开到最低,放几张抄家时“漏网”的法国旧唱片。她也在非典时恳请学校能够让学生到她家里上课, “我不能承受没有学生的生活”。当她骨折住院,腿骨被打进9寸长的钢钉,病房就成了课堂。在她门下,走出了鞠秀芳、张建一、高曼华、刘捷、廖昌永、顾欣、魏松、雷岩、李彩琴、万山红、李秀英、杨小勇、殷桂兰、朱秋玲、王丰、王歌群、张峰、方琼、郭森等一大批声乐人才。
“我不能唱了,不能上台了,我要创造舞台让他们上,给他们创造条件。”这就是她创办歌剧中心的初衷。那时候的她,许下两个心愿:培养更多人才,排演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站得住脚的中国歌剧。
多么高兴,看到她的心愿,正在慢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