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为当下探索重大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规律和发展方向提供了众多有益参考。主创团队曾表示,该片在挖掘党史“富矿”、引领青年人生观、以小切口折射大主题等方面进行了创作挑战并最终实现创新性表达。监制、导演黄建新此前在《1921》研讨会上进一步表示,“电影《1921》主题是基于历史的事实,这些史实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丰富,它的核心是人。这些人在历史上起的作用太大了,关于他们的研究很全面,从各个维度都有涉及。电影怎样表现这些人,通过触摸他们的情感、思绪、理想、思想,以及行为逻辑和个性,把他们变成电影的特殊艺术载体来表现其丰富性,这都是挑战。”
本文作者在提前观摩此片后对上述提及的挑战和创新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影片既有严肃正剧的庄重,又有惊险类型片的跌宕,可以说既好看又具感染力,实现了国际视野、上海视点、青春视觉、自信视界四个维度上的历史再现与艺术融合。
文 / 刘海波
(作者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
看过《开天辟地》和《建党伟业》的观众都会对《1921》充满好奇和担忧。好奇的是这第三部记录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片如何拍出新意,担忧的是它是不是只是换了一批青年演员,难以承担电影所需的表演张力。笔者有幸提前观摩了该片,看后不仅没有失望,反倒有些惊喜。影片既有严肃正剧的庄重,又有惊险类型片的跌宕,可以说既好看又具感染力。究其根本,在于这部影片从国际视野、上海视点、青春视觉、自信视界四个维度讲好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孕育诞生前后的开天辟地征程。
从国际视野回看风云
影片真正的起伏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比利时的被捕,幸运脱身后的马林来到上海,与另一位在沪的左翼人士尼科尔斯基接上头,但已经得到情报的法租界当局立刻展开了对马林的跟踪和调查,这条追逃线让影片充满张力,也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能否顺利举行充满变数。
与此同时,日本特高课也获得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前往上海的情报,同时有两名日本的左翼激进人士也去了上海,于是日本情报人员追踪到上海,调查日本左翼人士与共产国际的接触,这第二条国际追踪线,进一步加强了影片的戏剧张力。
围绕参加了中共一大的两位外国人,交代他们来沪前和在沪期间的历险,不仅使《1921》有了区别前作的新意,更关注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和1919年第三国际成立后欧亚各国暗流涌动的共产主义运动及对它围堵限制的时代大背景,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外部因素做了必要的补充,历史描述更全面,从世界革命的角度看待中国革命,将其视为二十世纪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和地位就不局限于本国。
影片的国际视野还体现在对旅欧和旅日早期共产党人的表现,特别是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邓小平等在法勤工俭学期间的革命行动及其与中共一大成立之间的呼应——虽然接到了开会的通知,但是路途遥远,旅法支部无法派代表回来参会。留法革命者半公开的活动与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举行还传递了另外的信息,即当时法国政府对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在内的左翼运动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
全景突显上海视点
影片的另一大特色是充分突显了中共一大举办地上海的文化元素。《1921》戏份最重的角色是筹办会议的李达和他的妻子王会悟,影片不仅详细交代了他们如何确定会场和租借博文女校为代表住宿地,交代了他们对各地代表特别是共产国际代表和湖南来的李达同乡毛泽东的接待,还向前延伸到李达与王会悟在陈独秀家里的成婚、李达翻译出版革命书籍和开办平民女校等。鉴于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中共一大举行期间,他是最积极的发言者,而王会悟则承担了在门外警卫望风的任务,她不仅在会议遇险时带领参会者迅速转移脱身,还提出了最后一天去嘉兴南湖游船上开会的绝妙主意。在南湖的船上,船舱里代表在热烈讨论,倪妮饰演的王会悟则撑着一把油纸伞坐在船头,宛若一个红色女神,是这部影片里最美的形象。
中共一大经投票选举未能到会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李达当选中央局宣传主任,并在中央工作了一年,1922年11月应毛泽东之邀出任毛泽东和何叔衡等人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校长,此后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并进行了卓有成就的理论研究,建国后出任过湖南大学和武汉大学校长,1966年去世。而王会悟建国后在政务院工作,1993年95岁时去世,可谓世纪老人。中共一大的顺利召开,李达和王会悟夫妇居功甚伟,但以往的影片并未将他们作为主要人物来表现,《1921》将他们列为主角,既是艺术的创新,也是历史的还原。
《1921》还浓墨重彩的表现了在会议举行同时设在上海的英美烟厂发生的工人罢工事件,党组织派共产党员李启汉参与了对罢工的领导。中国产业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政治觉醒,证明了成立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时机已经成熟,而共产党员对工人罢工的成功领导,则又证明了成立党组织的必要性。所以这条工人罢工线既交代了1921年的社会背景,又说明了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成立全国性党组织的特殊性——上海毕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大本营,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诞生在此顺理成章。为了准确呈现1920年代上海城市景观,剧组除了在大量的实景中取景,还在车墩影视基地1:1还原了望志路106号、博文女校等建筑群,郑大圣导演介绍光选用外墙砖就花了很多功夫。
张扬的青春视觉
中共一大13位正式代表,平均年龄是28岁,正是毛泽东的年纪。年纪最长的何叔衡也不过是45岁的中年人,其次是董必武35岁,虽然留下的照片扮相老成,其实正值壮年,然后李汉俊、陈公博、李达都刚过了而立之年——31岁,28岁的毛泽东之下有7位更年轻的代表,包惠僧27岁,陈潭秋25岁,周佛海24岁,张国焘24岁,王尽美23岁,邓恩铭20岁,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所以,这次会议是一次名副其实的青年人的会议,成立的共产党是一个青春的政党。
电影《1921》尊重历史,突出了中共一大代表的青春气息。不仅启用了大批青年演员出演重要角色,在剧情设置上,也安排了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等几位小代表在会议召开前兴奋地去大世界游玩的段落,并不掩饰他们身上的孩子气。
年轻人少不了爱情,所以影片里有李达和王会悟新婚的快乐、毛泽东和杨开慧分别的不舍,乃至陈公博携新婚妻子来开会、周佛海陪女友吃冰淇淋吃坏肚子等插曲。影片在服装上也不乏时尚的设计,特别是王会悟这位新女性服装着实新潮,一身鸭舌帽配格子西装、马裤马靴的行头,再骑上脚踏车,年轻观众看了少不了去网上搜同款了。
但影片最大的青春感来自青年毛泽东在上海街头的奔跑。当青年毛泽东被裹进庆祝法国国庆的侨民队伍要进入庆祝的公园现场时,他被推搡出来,他看着自己国土上庆祝别国国庆的洋人,陷入沉思,中国人何时能骄傲地为自己的国家庆生?那应该是一个人民所建人民所有的新国家。毛泽东不由自主地在霓虹闪烁的上海街头奔跑起来,这是一个古老又孕育着新生的国家前进的姿态,因为有了希望,所以奔跑,因为重新焕发了活力,所以奔跑。这是20世纪的夸父在逐日!
《1921》扑面而来的都是青春的面孔,青春的面孔蕴含着开天辟地的气概和力量,而片尾一一呈现出刘仁静、王尽美、邓恩铭、李汉俊、何叔衡、杨开慧、刘清扬等人的牺牲,更让我们思索青春何为、生命何付!
1921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中国共产党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到另一个胜利,已经成长为党员人数最多的世界第一大党,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都已经日渐成熟,确立了“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自信的表现之一是对历史事实的尊重,电影《1921》即在此基础上重现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起点”,重温党的历史上的重要瞬间,实现了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新性表达。
作者:刘海波
责任编辑:郑周明
*文学报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