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上海舞台以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展演,织出一片锦绣天空。京剧、沪剧、舞剧、杂技剧,传统的、现代的,中国的、世界的……不同剧种从不同的角度深情唱响祖国颂歌,演曾经的战火激情,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唱如今的奋发人生……多种唱腔、表演里,唤起的是同一种历史记忆和理想憧憬。
我们选择了其中八部优秀作品与读者分享。舞台上的唱念做打,关乎信念,关乎理想,关乎大时代,也关乎小人物,关乎我们从何而来,也关乎我们向何方去。大幕落下,余韵仍激荡心头,于是,始终记得“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本剧根据“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的中共上海地下电台发报员李白烈士的经历为蓝本创作,被称为中国第一部“谍战”舞剧,在今年的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了“文华大奖”。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上海,既有精致优雅的都会气质,又涌动着奔流不息的红色热血。充满现代质感的视觉表达,符合现代观众认知的情感推动,对革命深入动情又令人信服的讲述,让走进剧场的观众沉浸于优美舞姿,深信那微弱但永不消逝的电波,便是关于爱与信念的永恒追求。
新编京剧《北平无战事》
“得民心者得天下!”
本剧根据刘和平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北平解放前夕的故事:国民党政府和权贵家族不顾民生安危,贪婪成性,肆意掠夺;中共地下党员谢培东、方孟敖等,则为了北平古城的和平解放,为了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舍生忘死与敌人周旋,终迎来革命的胜利。
小说和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描绘了1948年秋到1949年春北平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生、教育等领域的全景图。京剧在保持电视剧主题思想、主干事件和高度文学性的基础上,将主题紧紧围绕于“得民心者得天下”之上,对人物和情节作了大胆的裁剪和必要的增设,把处于黎明前黑暗中的共产党人为理想而善于斗争、勇于牺牲的精神,用传统而有新意的程式表现出来,体现了社会大变化之下的人心所向和历史必然。
话剧《追梦云天》
愿我们仍是我们, 英雄的心
本剧以飞机设计工程师唐瑛的视角,通过对民航人研发飞机的艰苦和内心成长的刻画,呈现了制造业老、中、青三代人,以及设计师、工装工人、试飞员中的杰出典范在不同时代、不同岗位上的家国情怀,展现了中国飞机制造的兴衰变迁和中国民航制造业的巨大变革。
本剧亦是上海话剧人用舞台创新对国产大飞机科研人员百折不挠精神的一次致敬。话剧尝试将多维度、多媒体技术与传统舞美相融合,2016年春首演、2017年夏再演、2019年重演,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创排,主创人员用了三年时间深入生活、提炼素材,从剧名、情节,到人物、舞台风格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展现了文艺工作者的“工匠精神”。
杂技剧《战上海》
历史,不会忘记英雄
1949年,上海解放战役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不让这座城市遭到毁坏,维护六百多万市民安稳的生活,严格遵守在市区作战中不使用重武器的命令,以鲜血和生命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使“大上海”完整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由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排的红色主题杂技剧《战上海》以精彩、独特的杂技语汇为观众开启红色记忆之门,重回70年前上海解放的那段惊心动魄又充满感人细节的历史。杂技力量和技巧的展示,与红色题材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演员们利用自身艺术条件与技术特长,酣畅地表现了解放上海之战。
音乐剧《春上海1949》
歌唱时代新的征程
原创音乐剧《春上海1949》以1949年中国命运转折点为背景,以虹口继光高级中学(原麦伦中学)的真人真事为原型,讲述了在黎明前黑暗的时刻,虹口高中学生怀揣着爱国的初心、强国的憧憬,不畏白色恐怖,为迎向光明的新时代,所做出令人惊叹的英雄之举的故事。
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原创作品,该剧集音乐、戏剧、舞蹈、舞美、多媒体艺术为一体,分为《春节》《春游》《春寒》《春雷》《春澜》《春光》六幕,融入了爵士乐Big Band的特征,同时植入沪语童谣、江南评弹等元素,体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当代文艺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
儿童剧《孩子剧团》
“抗日战争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
被茅盾被誉为“抗日战争血泊中产生的一朵奇花”的孩子剧团起于上海,归于延安。1937年淞沪抗战打响后,石库门内的育华学校被迫停办,歌咏队的部分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唱救亡歌曲,演独幕戏剧,向群众做抗日宣传工——硝烟之中,“孩子剧团”成立了。
逃荒来上海的苦孩子、企业家的公子、父母都被日本军队杀害的孤儿、一心想读书却因战争无法继续求学的书呆子,千里迢迢从山西赶来要求入团的童养媳……这些最年长不过19岁,最年幼才8岁的孩子,在上海相聚相依。后来,孩子剧团从上海出发,途经江苏、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8个省市,行程两万多里,一路演戏,一路歌唱,宣传抗日,在战斗中成长,最终抵达延安。
人偶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
突出重围的战争、关于成长的故事
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里,傣族少年与野象噶羧共同创造了一段传奇。人偶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通过时下最新的多媒体技术,将传统木偶与先进艺术手段相结合,讲述了抗战背景下人类和象的传奇故事。该剧由青年导演何念操刀,舞美、灯光、音响、多媒体设计等各部门均由中外国际团队领衔制作。
此次十月上演的《最后一头战象》也将继续用国际审美讲述中国故事,再次沿用其国际化的制作班底为上海观众带来史诗般的音画传奇。《最后一头战象》即将带来的不仅是深受观众喜爱的战象、温馨动人的人象情谊、热血沸腾的战争奇观,更是故事与硬件上的全线升级。
沪剧《敦煌女儿》
以“诗剧”礼赞敦煌
本剧讲述了五十多年前上海姑娘樊锦诗来到莫高窟,投身文化古迹的保护、考察及敦煌学的研究工作的人生经历。剧中还展现了常书鸿、段文杰等几代莫高窟人的群像,展示出中国知识分子爱国奉献的精神品质与忘我求索的科学态度。
为了打磨和提升这部作品,上海沪剧院投入了全部力量,耗时八年,历经艰辛,反复修改,使这个戏真正地“立”起来。修改提升后的多媒体版《敦煌女儿》,在保留原有剧情结构的基础上,结合多媒体的视觉冲击,为观众呈现了美轮美奂的敦煌美景。
作者:金莹
责任编辑:陆梅
*文学报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