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刚入选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上海青年文艺家计划的周涛将一部由复旦剧社共同创作的新剧《双城记》搬上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获得热烈反响,成为了他在复旦任教的第十个年头中,一件颇有纪念意义的事。
上海文学艺术奖是上海文学艺术界的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和奖励为促进、繁荣上海文学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作品。着眼上海文艺长远的繁荣发展,2014年底,上海市委宣传部在启动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评选的同时,推出第一届“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按照“德艺双馨”的目标对推选出的青年文艺家进行重点培养。今年,30人入选新一届“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而周涛是其中戏剧界唯一一名高校代表。
2009年,周涛从上海戏剧学院获得硕士学位,随即成为复旦艺术教育中心讲师,兼任复旦剧社指导老师。对他来说,选择留在校园的原因听来颇富浪漫主义气息,只因这里是“最后一个可以淋一把‘青春之浴’的场所”。在他看来,“不讲票房,不讲回报”的校园戏剧保有着令人迷恋的纯粹,而尚未进入社会的学生则怀揣着一种更单纯的追求,能够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力。对于戏剧发展所需的探索性和实验性而言,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品质。
一晃十载过,周涛仍是那个校园戏剧的痴迷者,依然保留着质朴的自我要求,他说未来还谈不上什么宏大规划,若要说,便不外乎艺术教育者几个字的简单初心:“好好做戏,用心育人”。
深耕校园戏剧 用好作品传递向上精神
周涛创作的不少戏剧蕴藉着一种决心——把在复旦收获的精神洞见融入艺术作品中。他正不断将向上的精神内核分享给更多参与演绎的学生和观众。取材于时代楷模钟扬教授事迹的《种子天堂》、刻画大学生参军经历的《天之骄子》……周涛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引人奋进的正能量故事,主题虽宏大,切入点却就在每一个复旦人身边。
新闻学院硕士生的康嘉诚在《种子天堂》中饰演青年钟扬。据其回忆,为呈现更好的角色状态,周涛曾禁止全剧组演员观看钟扬的微电影和相关报道。于是,在揣摩角色行事动机的过程中,他和同学们得以自己“触摸”到一个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并积极承担起作为剧中人为观众传递钟扬精神和种子力量的责任。
复旦剧社原创话剧《种子天堂》进京展演
周涛与复旦相关的另一身份,是历史学系2015级世界史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这一个自我加压的选择,需要追溯到他初入复旦后一度感到的惶恐:反复的备课与排练也曾令他担忧起自我提升空间的压缩,担忧起自己的艺术道路逐渐走向平淡。
对此,周涛的最终对策,是突破艺术美学仅“在虚空里找答案”的探索,转而扎进史学中,积攒厚度。他说:“我很感谢复旦这样一个人文底蕴深厚的平台,让我拥有了更多的选择。”
周涛在莎士比亚历史剧《理查二世》中扮演“刚特”一角,该作品获第五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并于2016年入选爱丁堡艺穗节。
与需要想象和感性的艺术创作不同,历史讲究实事求是。两种语境知识的融合,令周涛的创作迸发出新的火花。“历史系严谨求学的态度,体现在我创作的每一个细节上。”周涛觉得,读历史后,自己变得“更讲究”了。“如果以前是精确到斤,或者两,那现在就是精确到克。”
周涛将这种精益求精融入至戏剧《理查二世》的筹备中。这部于国内从未有过公演记录的莎士比亚历史剧,在经过一年多的排练后登上了爱丁堡艺穗节的舞台。
“我觉得在复旦创作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它的意义,就像前后有连接的每一块石头一样,少一个都不同……有些人是写日记,有些人是画画,可能我在复旦大学的足迹就是我的作品。”周涛说。
融合第一第二课堂 打造艺术育人的“好莱坞”
堆放着各色道具的东宫一楼剧场已成了周涛在复旦校园中最常待的地方。在这片被厚重木门隔开的空间里,每天都有年轻人演出着一幕幕喜怒哀乐。
“了不起的孩子。”周涛口中,校园里那一群因热爱戏剧而相聚的学生都值得这样的称呼。而他的职责,便是用不断的激励和无限的包容帮助没有科班基础的他们,从不愿展示自己不擅长的一面,到敢于审视内心、展现真我,在舞台上勇敢绽放。
话剧《克罗斯》由周涛根据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和中国的《西游记》创作而成,该剧参加了2018年澳大利亚艺穗节。
“表演强调唯一性。”他倾心教会学生用最独特的方式抓住观众眼球,也教会他们挖掘与众不同的个人特色,走出一条只属于自己的道路。他乐于见到学生们在戏剧中学会大胆暴露不足,而后学会不断提高。“校园是个试错的空间。”周涛说,表演训练也将为他们带来思维逻辑上的不同视角。
编剧与教师并存的身份,也让周涛练就了平衡创作与授课的本事。他在复旦开设了三门通识教育课程,《影视剧艺术》《戏剧表演》和《影视编剧》。课堂上,周涛也习惯像表演一样找寻一种表达状态:某一个满意的状态,可能就会成为下一部作品中某个角色的原型。相对的,他会把编剧创作中研读的经典资料也分享给课上感兴趣的同学。“这就有点像所谓的‘互搏术’,是一种双向的影响。”周涛说。
这样的互动张力,也存在于周涛和学生之间。“任何同学的反馈,对我来说都是刺激和补充。”周涛坦言,在通识课堂上,很多同学向他反映很难理解他的某些艺术表达。他的回复是,艺术确实很难用语言去形容,“你得去感受。它是冷的、热的,还是疼的、痛的。这是一种emotion(情感),不能量化。”
于是,周涛的课程本身成为了窗口,一个让学生自主探索艺术世界的机会。“最重要的是去激发自身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每个人都有。如果能调动起来,就会是一种很高的艺术状态。‘human being’,能感受到这种‘being’(存在),就是真正的人类。”
短剧《4:1》获第三届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并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戏剧组一等奖。
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复旦学生体悟到艺术的魅力?周涛心里有一个期待已久的愿景。“新文化、新时代,艺术教育自然需要吹响好的先锋号。”他期望通过更多的专业化介入和学科支持打造一个核心艺术平台,更充分地将综合类大学的多元化资源投入校园艺术教育之中。“打造一个复旦自己的‘好莱坞’,这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吗?”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