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历史上大帝可不是谁都能叫的,沙俄历史上只有彼得和叶卡捷琳娜有这个殊荣,瑞典只有古斯塔夫、法国只有拿破仑和查理曼够得上这个称呼,而英国人的大帝尊称却留给了阿尔弗雷德。阿尔弗雷德不但没有带着英国人打出英伦三岛,连定居在英国的维京人也没有赶出去,却依旧被叫做大帝,这其中的猫腻何在?
阿尔弗雷德大帝战绩不佳可是有史料为证,《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记录了他六场战争的结果,战绩是四比二,维京人遥遥领先。维京人野战取胜后,却没有像以往那样扩充地盘,这得益于阿尔弗雷德的两步大棋。
阿尔弗雷德以自己的大脚为基准制定了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长度标准,以此为基础对全国土地进行了精确测量。(阿尔弗雷德从小在教会接受教育,因此有足够的测量基础)。然后他在国境内为各个城镇像小猪盖房子一样修建了城墙,并规定任何两个城市的距离不得超过20英里。20英里是33公里,这也是古代条件下步兵行军的标准行程,阿尔弗雷德严令士兵必须在一天内赶到另一个城市,不得野外休息,用城墙为自己的军队增加保护。他还把城墙的防御划分到每个人,按照一人防御4.23英尺(1.3米)的标准责任到人,有多少户居民就修多长的城墙(居民户口乘以1.3就是城墙长度)。他统治下的威塞克斯王国全民大搞龟缩战略,维京人很难占到便宜。野战我不行,攻城你们不行,这就形成了盎格鲁撒克逊人和维京人战略平衡。
当然了维京人老乡足够多的话,他们也能不惜血本进攻坚固城市。为了阻拦维京人的援兵,阿尔弗雷德建造了庞大的水军。他山寨维京人的战船,并对其进行“超载”放大,维京人最大的战船也不超过40只划桨。阿尔弗雷德所建造的战舰则统一拥有60只划桨。阿尔弗雷德用自己的海军不断在外海歼灭维京人,大大限制了维京人的数量。这只海军还夺取了泰晤士河的控制权,帮助他收复了伦敦一带。
有这两个战略打底,尽管阿尔弗雷德野战战绩不佳,维京人也吃不掉他,只能与其议和。阿尔弗雷德很有气魄地收了维京人首领古思伦为教子,承认了维京人在英国占有地土地,并答应每年都上缴保护费(在威廉征服后,丹麦金都没有被废除,一直延续到金雀花王朝时代)。从实际利益上看盎格鲁撒克逊人一点便宜都没占,只是没有太吃亏罢了,阿尔弗雷德的成就其实和查理曼的不肖后人半斤八两。阿尔弗雷德能冠以大帝名号,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建立了英国最早的贵族阶层。
在阿尔弗雷德组建常备军后,不断赏赐有功之臣,形成了塞恩阶层。他们给国王服役尽义务(主要是军役、筑堡、修桥三大役,还有看守鹿苑的围篱、装备军舰、护卫领主等义务,因此塞恩不一定就是骑兵,也有连续出海三次,参与过多次海上作战任务的土豪),也从国王手中领取土地,有依附的自由人和奴隶。
阿尔弗雷德既用他们对抗维京人,也用他们平衡血缘贵族势力。塞恩们是英国乡绅阶层的起源,因此在英伦本土绅士眼中阿尔弗雷德具有特殊的地位,所以被冠上了大帝的名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