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先生在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时曾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考试,我的意见是第一堂课就考语文,考后就批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语文在如今越来越重要了,从以前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到现在的“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为何成为重中之重,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得语文者得天下
2019年秋季,部编版教材全面铺开。其中,语文教材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它指出了语文教育的新方向: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同时加大语言表达,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的比重。
曾经,我们仅把语文教育当作识文断字、传授基本文化常识的工具,把语文考试当作死记硬背的成果展示,当作几大题型的简单机械组合,而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漫不经心。
随着近些年语文教育改革的推进,随着培训市场上“大语文”的风靡,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盛行,我们不难捕捉到一个信号:
语文教育正在发生变化。它应该强调生活意识和应用,成为我们快速获取信息和有效交流的工具;它应该强调传承,为我们留下文化的底色,成为我们身份认同的基础。
引领这种思潮并与之相应的是制度层面的建设。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指出:目前全国上下从幼升小到高考,正在深入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教育改革,都是中央顶层设计的结果。
以高考改革为例。今后所有的高考科目都会是对语文能力的持续考查。不仅是语文试卷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也都增加了。
然而改变不仅是考试的体量,阅读的广度也是考查的重点。部编本语文教材的总主编温儒敏老师指出:“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什么类型的内容都有。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那个水平”。
以高考撬动教改,来推动阅读、写作的教学,已是显而易见的趋势。
经典阅读无捷径
关于如何阅读经典,如何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从来不用担心找不到足够的指导,反而要忧虑信息太多,无所适从。媒体和商家不停地贩卖焦虑,把各种知识碎片东拼西揍,轻易承诺“高效吸收100本好书精华”的美好前景。
然而,不管是一般意义上的读书,还是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亲近母语为目的的语文教育,都没有捷径可走。
整本地阅读原著永远是必须的、无可替代的。考试引导学生阅读经典,但阅读经典不应该以考试为旨归。阅读不能取巧,需要厚积薄发,但阅读并非没有方法可循。如果有大师名家的指导和带领,阅读将更有收获。
比如“四大名著”是公认的古典小说经典之作,经典到列入中高考名著必读篇目。然而,了解了故事情节、掌握了人物性格特征,虽然足以应付考试,但对于一本内涵丰富的名著而言,这样的了解过于浅层,是远远不够的。要吃透这些名著,还需要从文学技巧、文学风格、思想境界、价值追求等角度涵泳咀嚼。吃透名著,对我们丰富人生经验、提升文化品位有着极大的帮助。
经典阅读有方法
也许你会给孩子津津有味地讲述《西游记》中“三调芭蕉扇”的故事,然而这故事究竟好在哪里,不是“情节波折”“故事生动”几个字就可以充分概括的。鲁迅做出了这样的宏观概述:作者“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都喜欢看”。
吴圣昔老师则做出这样细腻解读:那些本身就富有情趣的细节,在作者戏笔的勾勒下,固然诙谐意味极为隽永而深长,如猴头变牛魔王闯入芭蕉洞哄骗宝扇,罗刹因夫妻久别,一旦相聚,酒酣耳热,未免忘情,此情此景,一经作者生花妙笔闲闲写来,画出如许儿女柔情,使全篇氛围至此顿显轻快,生动有趣。
又比如位列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在阅读全书之后,如果能读到梁归智老师这样的提炼和分析,真有如醍醐灌顶,对于曹雪芹的艺术成就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脂批里到处写着:“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可谓触目皆是。……“草蛇灰线”源于堪舆学术语,是两个比喻。“草蛇”是说一条蛇从草丛中蹿过去,其身影时隐时现。“灰线”是说过去用石灰或者炉灰等从指缝中漏洒以成线,线痕也是时粗时细或断断续续的。“草蛇灰线”就是比喻在小说写作中到处留下对后文情节发展的暗示、伏笔,所以说“伏脉千里”“在千里之外”。这是一种十分奇特的写作方法。奇特在这种手法不是偶然使用一下,而是几乎贯穿在小说的每一章、每一节的许多具体字句之中,可谓俯拾皆是。
阅读名家的精彩点评,能够窥见并逐渐领悟文学鉴赏的方法,由此及彼,获得领悟力、鉴赏力的提升。一旦能力得到提升,区区考试中的阅读和写作,又怎能成为拦路虎?
比如叶嘉莹老师在《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词赏析》中是这样结合作者生平来分析词句的:
(“还乡须断肠”)这一句看来说得极简单,而用意却极深婉,“须断肠”之“须”字,说得斩钉截铁,是还乡之必定要断肠也;然而“还乡”二字,却又说得如此概括,而并未指明“还乡”后究竟是哪些事物使人竟至于必须断肠。于是隐约中遂使人感到必是故乡今日之事事物物皆有足以使人断肠者矣……韦庄一生饱经乱离之痛,值中原鼎革之变,为异乡漂泊之人,则此句之“还乡须断肠”五字,也可以说是写得情真意苦之极了。
韦词深婉,叶文也同样深婉,形式和内容达到了高度统一,给人精神享受的同时,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古诗词,教会读者欣赏古诗词。在潜心涵泳、深入理解经典诗文小说的内涵以后,诸如“在《边城》《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赞美他(她)”这样的试题自然也就成了考生展示才情的舞台。
苏轼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阅读名家的精到评价,也总是有这样的感触。不管是方平老师对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命运这一角色的揭示——
(戏剧)超出于一对情侣的生死相恋,在更普遍的意义上,表达了颠仆于尘世的芸芸众生饱经人生的磨难,对于人生的辛酸的反思:人和命运的搏斗——人凭着自身的智慧敢于跟残酷的命运展开激烈的搏斗。
还是李元洛老师对余光中乡愁诗的分析——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和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
信手翻来,无不令人感慨万千,进而击节赞叹。
阅读没有捷径可走,必须老老实实地读原著,学会分析和鉴赏作品。而名家的解析和鉴赏文字,是经典文本的补充,是阅读活动的升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