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传奇女子蔡文姬,她因为生于汉末乱世,不得不在家国的双重悲剧下挣扎求生,一生遭遇之艰难,令人闻之泣下。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才华横溢,蔡文姬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从小便流露出聪慧的禀赋。传说有一次,蔡邕静夜抚琴,九岁的蔡文姬在房间里听。突然间,一根琴弦崩断了,蔡文姬对门外的父亲说:“断的是第二根弦吧?”蔡邕感到很惊奇,又有些不敢相信,他故意又拨断一根琴弦,蔡文姬说:“这回断的是第四根。”回答得丝毫不差,蔡邕这才叹服女儿的聪敏。
蔡邕十分看重这个天资过人的女儿,一般人家只让女儿学习针线女工,蔡邕却十分开明,他将家中四千多卷典籍藏书悉数传授给女儿,让蔡文姬熟读记诵。少年蔡文姬可谓幸福,只可惜好景不长,这个温馨且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庭却遭到飞来横祸——蔡邕因为得到董卓的器重,在董卓死后被王允投下大牢。蔡邕上书王允,表示甘愿接受“黥首刖足”的刑罚,只求王允留他性命,让他继续编写汉史。但王允害怕蔡邕在史书里毁谤自己,下令将他处死。可叹一代文豪,就这样在狱中死于非命。
蔡文姬失去了一家之长的庇护,匈奴又趁着关中大乱,南下掳掠,蔡文姬被骑兵劫走,成了匈奴左贤王的妃子,从此远离故土十二年,还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蔡文姬在她的《悲愤诗》中倾吐了她的血泪:“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当她渐渐习惯了胡地的生活,突然又得到了中原汉使的消息——建安十一年(206),曹操已攻灭袁氏,平定了北方。这时,他想起昔日好友蔡邕一家的不幸,于是派使臣送来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提出要赎回蔡文姬。在塞外生活了十二年的蔡文姬终于得到了回归故土的机会,但这样一来,她又不得不和自己的两个孩子永远分离。这个两难的抉择令蔡文姬痛不欲生,她在《悲愤诗》中写道: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等她回到旧居,家中经过数十年战火的洗劫,早已空无一人: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曹操痛惜故人蔡邕的不幸,又同情蔡文姬,爱惜她的才华,希望给她一个安稳的归宿,因此将她许配给同乡的董祀。蔡文姬遭遇过这么多次家亡人散的悲剧,对于命运怀有深深的恐惧,即使组成了新的家庭,也常常担忧自己被丈夫轻视抛弃:“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不幸的是,董祀后来犯了罪,按律当斩,蔡文姬眼见自己的新家又要毁灭,不由得心急如焚。她冒着严寒大雪,散着头发光着脚向曹操请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