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齐湣王来说,要想实现齐国的霸业,他的面前陈列着三个不同的选项:北上伐燕,西向攻赵,南下灭宋。
为什么齐湣王最终选择了南下灭宋,为什么吞宋自大的齐国最终却成为了天下公敌呢?
1、随机应变
苏秦这一趟出使齐国,说服齐湣王南下攻宋,一开始是成功的。
齐国不但以接待诸侯的高规格礼仪接待了苏秦,同时在燕国援军南下助齐时,齐国甚至撤去了北境的兵备以表示对燕国的信任。
但是在第一次攻宋没能得手的情况下,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差点让苏秦的灭齐计划全盘落空。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在相国穰侯魏冉的建议下自称“西帝”,并由魏冉亲自出使齐国,向齐愍王致送“东帝”的尊号。
魏冉企图以“二帝并尊”的手段与齐国达成连横协议,双方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出兵消灭赵国并瓜分其领土。
秦国之所以抛出“联齐灭赵”的计划,是因为此时的赵国乃是东方诸侯合纵的联盟长。
有了赵国撑腰打气,原本已经让秦国收拾得服服贴贴的魏国对秦国的态度逐渐转向了强硬,这极大地阻碍了秦国的东扩野心。
为了突破东进战略的困局,秦国遂采取远交近攻的方式,意图拉拢东方的齐国合力灭赵,肢解这根儿合纵的主心骨。
如果齐国接受了魏冉的建议,与秦国合力灭赵,那后果对燕国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因为中原诸侯中只有齐、赵两国与燕国接壤。燕国赖以制约齐国的外援就是赵国。
想当初,正是在赵武灵王的武装护卫下,燕昭王方才逼退了齐国的侵略军,顺利地回国即位的。
如果赵国被齐、秦两强瓜分,燕国不但会失去唯一的外援,同时鲸吞赵国之后的齐国必将更为强大。
到那时,伴虎而眠的燕国别说灭齐复仇,想要自保都难!
因此,当齐湣王向苏秦询问:“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
最严峻的考验就来了。
回答这个问题,苏秦必须慎之又慎。
因为这个答案不仅关系到苏秦的间谍使命能否完成,甚至也将决定燕、赵两国的生死存亡。
苏秦不愧是苏秦,怪不得后世那么多有志于纵横之术的游士都把他的经典案例奉为金科玉律。
就比如他对齐湣王的这个回答,我们不难从中看出他高明的政治谋略和外交智慧。
面对着齐湣王的询问,苏秦并没有急于作答,而是反问齐湣王:
“如果天下出现齐、秦二帝的话,大王认为天下人会服从秦帝呢?还是服从齐帝呢?”
鉴于此前张仪主持连横的时候,秦国以较小的代价夺占了许多战略要地,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实力。
相形之下,孟尝君在齐国主持合纵却没能取得尺寸之地,反而导致国力耗损,师老兵疲,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齐湣王因此无奈地承认“天下人将会尊秦。”
“天下尊秦”意味着一旦赵国被消灭,齐国很难在战后造成与秦国东西对峙的均势,反而可能因为失去了赵国这个战略屏障而成为秦国的下一个吞并目标。
但如果主动放弃“东帝”的头衔,将代周自立的罪名加在擅称“西帝”的秦国头上,以此号召赵国等东方诸侯合纵攻秦,局面就大不一样了。
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藉助赵、魏等诸侯的力量削弱秦国,另一方面又可以趁着三晋扣关函谷,无暇东顾的契机,一举吞并宋国,壮大自己。
这一进一出,秦强而齐弱的战略态势就有可能扭转。
因此苏秦为齐湣王划策说:“愿大王放弃帝号以收天下人心,背约摈秦,瞅准时机吞并宋国!”
在苏秦的一番大力游说之下,齐湣王本已动摇的攻宋决心再度坚定了下来。
2、众矢之的
游说齐湣王绝秦伐宋的苏秦当然不是真心要帮助齐国。
而是在秦、赵、齐三雄并立的情况下,苏秦必须将齐国置于秦、赵的对立面,如此燕国才有可能实现与他们联合灭齐的目标。
如果撇开好恶,真心为齐国谋划一回,我认为齐国要想获得战略上的大突破,唯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伐燕。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记载的这件事情可以为证:
在齐桓公午五年的时候,秦国和魏国并力伐韩,力不能支的韩国被迫向齐国求援。
齐桓公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在会上,邹忌和段干朋为援韩与否争吵不休。
实在看不下去的田臣思站出来批评道:“你们的谋划都是错误的!秦、魏攻韩,楚、赵必然发兵解救。他们在中原打得不可开交,这不正是我们攻略燕国的好机会吗!”
田臣思的话说出了齐国处理地缘政治关系的正确方向:
必须暂时克制进取中原的冲动,转而向北方边地发展。
因为像韩国、宋国这样的中原国家,虽然实力相对弱小,但各方诸侯与他们的利益纠葛却非常复杂,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齐国很难独吞这些中原弱国。即便吃下去了,也会招来很多人的眼红和嫉恨。
但燕国就大不一样。
翻开《史记·燕召公世家》,整个春秋时期燕国同中原国家的交往,司马迁只记载了两件事情,交往对象都是齐国。
一件是燕惠公元年,齐国大夫高止投奔燕国,申请政治避难。
另一件则是燕庄公二十七年,山戎阻绝了燕国进贡周王室的贡道,切断了它与中原的联系。眼见燕国有脱离中原,沦陷夷狄的危险,齐桓公亲率大军,北伐山戎,把燕国捞了回来。
这些记载说明僻处东北的燕国长期游离于中原诸侯的视线之外,而齐国却碰巧处于近水楼台的有利地位。直到战国,这样的形势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比较,齐国北上伐燕还是南下攻宋,其实类似于秦国选择南下灭蜀,还是东出侵韩。
对秦国来说,东并韩国,问鼎中原是历代秦王孜孜以求的夙愿。
秦武王就曾经说过:
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史记·秦本纪》
即便进取中原的愿望如此强烈,但当司马错和张仪就伐蜀与攻韩展开争论的时候,秦惠王仍然支持了司马错的灭蜀主张。
后来的历史发展也证明了秦国这一决策的正确性:正是因为吞并了相对边远的蜀国,建立起稳固而强大的后方基地,这才为秦国日后扫除六国,一统寰宇奠定了基础。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样的战略决策在许多时候都被证明是有其合理性的。
可是就算有秦国这个好榜样在前,齐湣愍王仍会固执地反其道而行之,南下攻宋。
这绝不仅仅因为间谍苏秦的外交努力,更重要的是这个选择更符合齐国的政治传统。
秦惠王拍板灭蜀,因为他心中的楷模是西灭戎狄,辟地千里的秦穆公(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旧文《一生都梦想着东进问鼎中原的秦穆公,为什么最后却偏霸西方?》),而齐湣王决策灭宋,是因为他心中的榜样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宋国一旦被齐国吞并:
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造成这种形势,无异于恢复了齐桓公当年称霸中原的鼎盛局面。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齐湣王最终接受了苏秦的建议,拒绝与秦国二帝并尊。
公元前287年,齐国与赵国等中原诸侯组成五国联军西向伐秦,并趁此机会于次年鲸吞了宋国。
吞并宋国让齐湣王产生了齐国霸业重光的幻觉。
但他却没有意识到,即便此时的他重现了齐桓公降服鲁、宋,进取中原的格局,他也绝不可能成为第二个齐桓公了。
独吞宋国之后,“诸侯恐惧”(《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国已成让秦、赵畏忌的众矢之的。
惨烈的灭国之战即将在济水西岸打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