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的1959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命令说:“国际公制(即米突制,简称公制)是一种以十进十退为特点的计量制度,使用简便,已经为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采用,现在确定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
国务院的命令同时还明确:中医处方用药,为了防止计算差错,可以继续使用原有的计量单位,不予改革。
由此,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开始一直在中国采用的一斤十六两制,连同那句成语“半斤八两”一起进入了历史档案。新中国的计量方式正式与国际接轨。
现今六十岁以下的人们,可能大都淡忘了十六两制是咋回事。偶尔遇到十六两装的酒水等物品,甚至回怀疑“装多了”。
我国古代的秤,秤砣谓“权”,秤杆谓“衡”,而称重量时,秤砣和秤杆要同时一起使用,所以称作“权衡”。时至今日,人们仍把称重量的器具称为衡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对衡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东汉初年,木杆秤应运而生,成为后人创造各式秤的前提和基础。
十六两为一斤,也是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确定的。具体内容是“以铢两斤钧石为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到了唐代,秤上又多了钱、分、厘等单位。七钱为一两,七分为一钱。秤仍用十六两为一斤的规矩延续沿用。
古人之所以要制定一斤等于十六两,据说其中含有“四时乘四方”的寓意。
“四时”表示一年四季,“四方”表示东西南北。“四时乘四方”,表示在所有的时空中都成立。
而民间把十六两秤俗称为十六金星秤,说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上旁边的福、禄、寿三星组成。
按古人的星象学的迷信说法,北斗七星主亡、南斗六星主生。福、禄、寿三星分别主一个人一生的福、禄、寿。星宿在上天看着人间的一切。诫告做生意的人要诚实守信,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所以古代的生意人,忌讳这些,轻易不敢在秤上缺斤短两。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插曲的歌词里说的更直接:“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呀,挑呀挑江山,你就是那定盘的星···”。
那么何谓“定盘星”呢?在杆秤提绳和福星之间有颗大星,当秤砣挂在这一位置,秤盘又无任何物品时,提起提绳,则两边重量相等,秤杆平衡。这颗大星被叫作“定盘星”。
“定盘星”也被赋予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责任。
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快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它实在想不出到底该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好。
犹豫了一段时间,李斯向秦始皇奏请圣意。秦始皇批了“天下公平”四字,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
秦始皇没有批示确切的数目,让李斯为难不已。他为了避免以后因此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十六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的标准。
传说未必是史实,但一斤等于十六两的计量标准,的确沿袭了千百年。
而旧的计量规矩被彻底改变,人们确实需要有个适应过程。
新标准实施之初,中国民间使用的木杆秤有两种,一种是十六两一斤的,叫做老秤,一种是十两一斤的,叫做新秤。
老秤的一两是三十一克多一点,人们就习惯的称作小两;新秤的一两是五十克,人们则称作大两。
从1959年6月国务院命令实行起,国家和集体部门使用的都是新秤,民间和集市交易则是两种秤并用。
那时候,民间集市的一些交易还有以物易物的形式。诸如:用黄豆换豆腐,用芝麻换香油,用旧鞋烂棉花套子换针线,用地瓜干换酒等等。
在一些偏远乡村,有商贩来到村里,人们问价钱一般不是问多少钱一斤,多是问怎么换。想买豆腐的人便问:这豆腐怎么换呀?对方便回答一斤豆子换多少豆腐。
以物易物一涉及到两,人们便会再问一句:是大两还是小两?如果是用现钱交易,十六两秤的算账就比较麻烦。因为是十六进制,把一斤的价钱换算成一两的价钱是挺复杂的。
往往一笔不大的交易,光算账就占去很多时间。所以有很多卖东西的不是论斤卖,像卖萝卜论把儿,卖蒜论辫,卖白菜论棵,卖西瓜论个儿,卖土豆论堆等等,主要是为了减少算账的麻烦。
新规定实施后,一公斤等于二市斤,一市斤等于五百克,一两等于五十克,一钱等于五克。斤、两、钱的换算都很便捷,所以很快被人们认可了。而在电子秤出现后,结算更是成了小儿科。
(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