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何以成为“光明的摇篮”?史学大家熊月之用“闳、深、雄、奇”四个字概括上海红色文化之特色。10月28日上午,“上海何以成为‘光明的摇篮’”望道讲读会主题活动在上海市社联举办,特邀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围绕《光明的摇篮》一书,共话上海的红色历史。
《光明的摇篮》以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坚实底色,是一本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党史读物。上海何以成为“光明的摇篮”?熊月之为听众们做了精彩的现场导读。首先,上海现存各类红色资源612处,兼具根据地、纪念地特点,在全国红色资源地标中独具特色。其次,上海的红色文化特色可以用“闳、深、雄、奇”四个字来概括,它们相互映照,共同汇成了上海红色文化的美妙乐章。其三,上海的独特性可以通过四重空间来解读,即:上海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上海与江南、全国,乃至世界的空间关系。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在上海依托于六大支撑因素,即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系统、工人阶级与先进知识分子的社会基础、发达的水陆交通系统、便捷的邮政通信系统、可供依托的社会组织系统、可资利用的租界安全缝隙。正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支撑之下,党才得以在上海应运而生,由此开启了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在谈到上海文化时,熊月之认为:江南文化,是一个建立在中华文化上面的高地,海派文化是在中华文化上面的一个高原,而红色文化,上海地区的红色文化是建立在海派文化上的高峰。高地是指江南文化在全国是处于一个先进的发达的文化。高原是指有城市集聚的功能,不单单是一般的海派文化。
苏智良认为,《光明的摇篮》是一部匠心编撰的红色读物,是史学大家精心撰写通俗读物、通俗命题的一个典范,是深入学习党史,深度研学历史的一条捷径。苏教授特别为大家划出了两处重点。一是通过阅读“新文化运动基地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盛况”章节,可以深入发掘新老渔阳里在党的创建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二是加深对“为什么是法租界”这一篇章的理解。本章通过城市区域历史的纵深比较,从文化传统的层面深度阐释了法租界所具备的“安全缝隙”效应。
望道讲读会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创办于2014年,倡导讲读结合,互动交流,中西会通,古今对话。讲读会以“十年读书,以启学林,沉浸浓郁,含英咀华”为宗旨,致力于为市民打造“博约兼顾、广深结合”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
作者:刘迪
编辑:刘迪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