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斌早年写过《机关文化建设理论与实务》一书,他是笃信“文化是有力量的”“相信相信的力量”。近年来又相继出版了《质量春秋》和《画说质量》,他用春秋笔法写出了中国质量的渊源流长,他用“精美的图画会说话”绘就了一幅质量长卷。日前,“质量三部曲”之《质量天下》付梓出版,更是放眼世界着眼未来,他有一个愿望,愿“质安天下,质享未来”。
质量,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一个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话题,一个事关人类繁衍与生存、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数量不可不讲,质量要放在第一位”的思想,邓小平要求“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造我们中国自己的名牌”,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14次强调“质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将推进质量提升和质量发展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擘画。党的十九大报告16次强调"质量”,强调“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坚定不移建设质量强国。今天,中国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
《质量天下》涉及的时间跨度很大,作者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以质量为关键词,精选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质量发展历程中重要的质量事件。立足当下,在回望历史后,《质量天下》还用整一章的篇幅描述了大幕开启后的“未来之战”。《质量天下》涉及的空间跨度很大,英德美日法榜上有名,“亚洲四小龙”之首韩国、“欧洲屋脊”瑞士、“钢铁王国”卢森堡、“邮票王国”列支敦士登,因为质量而精致入围其中,俄罗斯曲折路、印度人的补课、巴西人的摸索则作为新兴经济体的追赶案例被细致分析。
《质量天下》以“质量之殇”开篇,从痛处写起,这些痛有的是食品安全的、消费品质量的,也有工程质量的,环境质量的,桩桩件件,触目惊心、血泪斑斑。接下来,作者用一个个生动的实例证明“国运因质量而变”,阐述了质量兴衰与国家发展、民众幸福的关系,实锤“质量兴,则国兴,质量强,则国强”。作为一名质量工作从事者,作者在“以案说理”充分陈述质量重要性的基础上,试图从质量提升、质量发展的动力因素、保障因素上进行多纬度的刨根问底,归纳出科技引领、质量基础设施、质量管理思想、法治监管、政府监管等五大因素对质量发展的影响。“老配方老味道”,依然是引经据典,通过实例来佐证。随着“工业4.0”时期的到来,面对数字质量浪潮,深忧中更多憧憬,你可以读到魅力质量、敏捷质量、全生命周期质量等一系列新词新思想,是新挑战下的新思考,是新机遇前的新路径。
《质量天下》是一本故事书,有关质量安全的故事书,不说教不灌输不填鸭,本书的文字很有特色,质量很高,抛弃这类书籍惯有的严肃风。清新的?也不全是,优雅?也不全是,有一个词,跳脱,比较合适,是脱俗的,是趣味的,带着一点灵动,一点欢愉。一个个史实和案例,短小精悍,趣意盎然,如一颗颗珍珠用质量的线串起来,成就一条值得缀于胸前的美丽的项链,值得受捧。《质量天下》是一本好教材,是质量文化宣传的好素材,还是一篇好的决策建议稿,在深情地回望中,我们看到了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白璧微瑕,若说《质量天下》有没有不足之处?那还是有的,主要体现在架构层次方面,比如第一二章的逻辑关系、第六章用“食以安为先”来替代解读法治监管,还比如在“安得广厦千万间”节中,把桥梁质量问题纳入该部分,值得商榷。但这些并不重要,因为质量本来就是个复杂的综合体,这些美中不足只是微暇,瑕不掩瑜。
天下之大,大在纵横万里,天下之大,大在古往今来。《质量天下》写世界质量、写古今质量,洋为中用、汲古启新,终能砺行致远。我们坚信,质量,一定会让发展更快速、社会更和谐、人民更健康、生活更美好。
作者:叶东辉
编辑:刘迪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