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上海将聚焦市场主体的“难点”“痛点”“堵点”,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以营商环境大跃升推动城市核心竞争力大提升。在今天人大的分组审议现场,“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代表们讨论的热点。企业究竟需要怎样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来听听这些代表们的心声。
加强政府数据管理顶层设计
郭康玺
人大代表、沪港国际咨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今年的人代会开幕第一天,人大代表、沪港国际咨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康玺就提交了三个建议,主题都是“优化营商环境”。
说起提出这些建议的初衷,郭康玺说,由于各政府之间数据的碎片化,自己的企业在进行各种政府采购、国有企事业单位采购、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需要提供大量重复的书面材料,例如法人身份证、无行贿犯罪证明、工商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资格证书等等。
“如果一家企业每年投标2000个,每个标5份,提供30个证明、证书的话,需要复印30万份书面复印件重复上报,造成大量浪费。”郭康玺说, 事实上这些文件本身就都已经过政府某个部门审批,留存在部门自己的数据库中,如果政府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建立起一个“数据云”,必将大大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简化流程,优化上海的营商环境。
郭康玺建议,加强政府数据管理的顶层设计,设立“上海市政府大数据管理中心”, 统一全市各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采集、交换、汇总、使用等工作,使本来碎片化的大数据相对集中,提高各级政府利用大数据的决策水平。郭康玺透露,已经有政府部门主动与他沟通探讨,希望通过信息共享,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希望为创新技术产业化释放更多资源
陆晓炜 人大代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总经理
人大代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总经理陆晓炜自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之初,就在这里工作,见证了张江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可以说是“看着张江长大的”。在她看来,营商环境优劣与否,制度与服务的“需方”——企业的感受是最直观的。“政府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做了很多事,但有些时候企业感受不到。” 陆晓炜说,为什么政府和企业的感受不一致,这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张江“药谷”里的生物医药产业企业来说,目前对营商环境最大的诉求是“释放更多的资源和空间”。“以往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留住‘创新’,产业化可以异地落地,但现在生物医药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产业会把创新带走。” 陆晓炜说,虽然张江“药谷”的创新能级依然是全国领先,但一些科创项目已经开始流失,转移到苏州等长三角地区。据陆晓炜初步调研,已有十多个在张江创造的1.1类新药转移至苏州,孵化了11家企业。“这让我们十分痛心。”
“这些地区的最大的吸引力不仅仅是给地、给楼,还有一系列的政策‘组合拳’用‘心’来打动你。”这些政策不仅能够保证科研创新的环境、产业的落地发展,还有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基金扶持,甚至能解决核心技术人员的安家落户等一系列问题。“创新和产业化落地已经不可分割。”
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过去5年,上海低效建设用地已经减量22.7平方公里。陆晓炜认为,这些腾换出来的资源一定要给真正的创新高端项目进行产业化落地,这也是上海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一部分。
让所有创业者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丁佐宏 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常委、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
作为一个大型民营集团的掌舵人,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常委、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在近30年的创业过程中,见证了上海营商环境的变化。“上海的营商环境一直以来都十分规范、与国际接轨,最近上海又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的专题会,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强调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上海越来越重视营商环境,令丁佐宏十分高兴。他希望,上海能成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让本地人、外地人、外国人都能在这里投资、兴业、安家,特别是能够给予有创业欲望和能力的年轻人更多机会,让他们感到家一般的温暖。
最近,上海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政府要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政府能这样说,就让我们心里感到非常温暖。”丁佐宏说。
作者:蒋竹云
视频:陈龙 张伊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