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项对全国35所高校的调查发现,57.8%的大学生未完整读过“四书”中的任何一本,这说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基础知识的了解非常欠缺,”政协委员、上海市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在今年“上海两会”上提交了一份名为《如何让青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提案,这份通过扎实调研结果形成的提案,其所聚焦的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问题,引发了会场内外的广泛关注。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十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帮助我们的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2017年,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要认真研究“如何让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这个课题。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整体规划,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青少年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但现实挑战依然严峻。上海社科院对本市3000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青少年认为学习传统文化的最大障碍是“内容枯燥乏味,看不懂” (25.5%)、“学习形式单一”(23.2%)和“缺乏有效的学习渠道”(20.4%),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旅游、探访文物古迹”(37.4%)与“参加民俗活动”(25.0%)和“听名家讲座”(20.0%)。
当代青少年并非刻意排斥传统文化内容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除了学校教学,家庭也占了很大比重。家长们的言传身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综艺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孩子们见识,引起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杨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代青少年并非刻意排斥传统文化内容,而是不少传统文化内容在当下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和枯燥,无法让青少年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正向体验感,进而难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目前市场上传统文化教材、读本虽然众多,但由于国家未出台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各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或不能与现行语文、历史、思品等教材很好地区分,内容质量也参差不齐。
同时,中小学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综合传统文化素养、有能力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课程开发实施的教师也不多。如2008年教育部推进“京剧进课堂”以来,京津鄂等试点省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如果这一困难得不到有效解决,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便很难在中小学层面顺利进行。
杨雄建议,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列为本市中小学必修课,纳入考试科目,并提供师资培养专项财政支持。明确传统文化的定位是帮助学生学习传承中华文化的为人之道、重建中华文化的人生理想信念和道德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多渠道推广:“家学传承”、社区书院、传播平台
在家庭中,年长者实际上承担着引导青少年接触和学习传统文化的责任。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选什么样的教材,不知道应该进行怎样的美育教育,往往扼杀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在提案中,杨雄建议,由市教委牵头,会同传统文化专家、科研机构、优秀一线教师、专业出版机构,在评估、借鉴以往和海外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的基础上,率先编撰出一套分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土教材,供本市家庭选择。并在市级层面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大力推动家庭参与传统文化教育 ,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风、家训、家规、礼仪传承下去。
目前各地已有不少优秀的现代书院活跃在社区之中,以家教家风课堂、国学讲堂、琴棋书画课程、文化体验活动、游学活动、读书交流活动等课程和活动为载体,不仅孩子们能参与其中,家长也能从中获益。提案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可出台有关鼓励创办社区书院的政策,支持民间机构和社区自主建设社区书院。
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系列手机应用,让用户以现代的方式体验传统文化生活,广受青少年喜爱。而《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一批综艺节目的出现,也为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打开了全新渠道。杨雄提议,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扶持资助致力于向青少年传播传统文化的社会组织和企业;支持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建立完善面向青少年的长效教育机制;扶持基层公共文化场馆,努力实现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均等化、便利化和全覆盖。(记者 童薇菁)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