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本色出演微电影。去年4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在《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中扮演点化男主角的“大碗叔叔”,一时传为美谈。
在今天举行的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上,这位多年不断开拓创新的院士级科技传播者,在主旨报告中分享了自己的科技传播心得。
“在上海全力推进具有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争创四个‘第一’的大背景下,举办科技传播大会,彰显上海这座城市创新的活力、魅力、潜力和文化底蕴,意义重大。”丁奎岭说,作为一名教育和科技工作者,做好科学传播是他的一份责任。
与化学的第一次会面
从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丁奎岭讲起了科技传播的力量。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广播里天天播报“原子弹研制成功、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些当时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后来学了化学、研究化学,知道这些伟大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他说,回想起来,这也许是自己与化学的第一次会面——在心中播下了爱科学、学科学的种子,成为探索化学未知世界的动力。
“合成创造价值,分子影响改变世界”是丁奎岭经常说的一句话。其实,人们的衣食住行一刻都离不开合成化学。例如,合成氨被认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让全球接近80亿的人口能够吃上饭。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发现与合成、最近新冠特效药阿兹夫定的创制,都是合成化学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贡献。还有随处可见的液晶屏、OLED,这都是合成科学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福利”。
三个融合的创新探索
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各国激烈科技竞争的本质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科普教育和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如何才能做好科普教育,讲好科技故事?丁奎岭认为,要做到三个融合,即内容、渠道和技术三位一体。
进入融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拓展到公众号、短视频、微电影等等。近年来,丁奎岭的科普尝试从发表科普文章、举办科普讲座,跨越到参加电视节目、拍摄公益广告、纪录片、微电影等,“通过不同的渠道、用不同的方式让内容越来越生动、受众面越来广,接受度越来越高”。
2017年,他参与制作的《我们需要化学》科普纪录片,在上海教育电视台首播后,先后被ichemical、化学加等100多个公众号转载和推送。2021年,他又参与策划了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并在影片中扮演打开男主角心结的教授。该影片以幽默、青春的故事对“手性”科学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受到了许多青少年和各界人士的好评。
建立科技创新、传播、人才培养“正循环”
丁奎岭认为,科技传播和科普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在传播知识的基础上,给社会大众营造一种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的氛围。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应该建立科技创新、科技传播、人才培养相互衔接、相互增益的“正循环”。
只有创新传播的内容与方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升对公众的吸引力,好的传播又能营造育人的氛围与环境,而培养的人才又会推动创新。所以说创新是核心,传播是关键,人才是根本。
“我时常在想,如果我‘儿时的故事’发生在现在会是怎样?”丁奎岭说,可能在他心中播下种子的就不会是大喇叭广播中的新闻,而是随时随地都可看到的微博、直播、短视频,“可能影响改变我的不再是相逢不相识的播音员,而是更多走到我们面前的著名科学家”。
“如果说,合成化学改变物质世界;那么,融合传播就是改变社会环境。”丁奎岭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到科技创新与传播的事业中,从受益者变成助推者,点亮更多青年人的科学梦、中国梦,为科技强国和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