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学家与公众发生心灵共振,将激发巨大的创新能量,这正是科普的使命与责任。今年上海科技节,首次设立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以“创新·融合·传播”为主题,学术大咖与科普网红同台话科普。
创新的激情,来自于触动灵魂的有趣、激发出探索未知的热情,扎根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最终融入到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蕴之中。在今天举行的首届上海科技传播大会主旨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提出,作为一座有着深厚科学传统的城市,上海应在科普领域建立起自己的流派,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中,善于打破常规,形成“海派科普”。
科技传播的关键,就是激发创新的激情
“小时候,从报纸电台里看到听到的那些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卫星上天的故事,在我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的主旨报告,以自己幼年的亲身体验,道出了科技传播对青少年的深刻影响。
事实上,科技大事件的传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在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2010年之后招收的青年科研人员中,不少人都受到了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球的震撼,从而立志投身航天事业。
激情,在汪品先看来,这是科技传播中之“最关键”。“当科学家走出象牙塔与公众发生心灵的共振,所激发出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他提到,自己在同济大学开设“科学与文化”的公开课,整个教室都挤满了前来听课的学生,那种热忱令他感动。
如果一个学生的创新热情被激发,身上所迸发的专注投入,不眠不休地探究精神,将给周围人带来极大的震撼。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吴坚说,有一次,他们组织本校高中学生参加了同济大学的建筑节,一道“用简单的铆钉、板材搭建一座建筑,并在里面住上一天”的题目,燃起了参赛队学生的无限激情,“甚至小年夜深夜11点,他们还在学校钻研更巧妙、更实用的搭建方案”。这劲头完全不输给“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更胜于“躲在被窝里看武侠”。
“科学家是习惯坐冷板凳的,甚至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的奋斗过程。”汪品先说,然而,这种对于未知的探索与好奇,一旦与公众形成共鸣,将为社会带来无穷无尽的创新激情,从而形成科学家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善于融汇中西、打破常规,建立“海派科普”
媒体技术的兴起,给科技传播带来了无限可能性。“如果我儿时听说的那些故事发生在现在,会是怎样?”丁奎岭说,可能在他心中播下种子的就不会仅仅是大喇叭广播中的新闻,而是随时随地都可看到的微博、直播、短视频,“可能影响改变我的不再是相逢不相识的播音员,而是更多走到我们面前的著名科学家”。
在科技传播大会的现场,诺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中科院院士王红阳就以全息影像的方式出现在会场发表演讲。
▲以全息影像出席科技传播大会并做主旨报告的王红阳院士(左)和迈克尔·莱维特(右)
这种新颖的技术手段,令在场的汪品先院士深感好奇,1999年,他在做报告时使用PPT,已经算是得风气之先,而当年还只能在科幻电影中一见的全息影像,如今已唾手可及。
“上海是一座具有科学传统的城市,从明代引入《几何原本》的徐光启,到今天的科研院所高校林立,东西科学与文化在这里交融,已经成为‘海派’的底蕴。”汪品先认为,打破常规束缚、敢于创新,正是科技传播“海派科普”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在科技传播领域,上海在不断尝试新手段,拓展新边界。
目前,上海建成市级科普基地285家、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29家,平均每8万人拥有一个科普基地,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上海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到24.3%,继续位列全国首位。上海科技节作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由政府主办的科技节,已逐渐成为全方位展示上海科技创新力量的重大城市品牌活动。
创新是核心,传播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回顾自己近十年所参与的科普,丁奎岭已经从写科普论文、做科普讲座,跨越到电视访谈、网络直播,甚至成功出演了微电影《无处不在的手性之有机师姐》。他表示,融合传播就是改变社会环境。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身到科技创新与传播的事业中,从受益者变成助推者,点亮更多青年人的科学梦、中国梦。
“从十几年前,上海科技馆就开始坚持拍摄原创科学影片的探索,现在已经在这个领域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局面。”上海科技馆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宋娴说,上海科技传播者不断打破边界、探索科学传播新形态,正是“海派科普”精神的一种表现。
以真正的科学,在互联网中营造“良好生态”
自媒体的兴起,固然为科技传播带来了繁荣,然而不少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也借此泛滥,误导公众。
如何才能让真正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先一步扎根于公众?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博士、哔哩哔哩网站UP主唐骋认为,要将科学知识变得轻松有趣,让公众乐于接受,“就好像稻田里的野草,光靠人工拔是清除不掉的,我们只有让粮食长得更好,让杂草占不到主流,压制在较为无害的范围内”。而他,就希望努力做好一株“科普大田”里的粮食植株,为营造互联网上的良好科普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3月,《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实施,填补了上海科普立法的空白,为全社会科技传播提供了制度保障。据悉,搭建社会化平台、突出专业化支撑、坚持国际化视野,上海将以此找准科普与科技创新、文化旅游等相互融合的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新模式。与此同时,上海将强化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对科普场馆的功能提升作用,支持科技创新成果在科普场馆展出;并积极引入国外顶尖科学家和科学传播机构,为上海市民带来形式多样的科普体验。
作者:许琦敏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