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仓库
谢晋元
四行仓库
斟酌了一番后,我在四行仓库前删掉了“广为人知”四个字,这个地方在今天尚没有如此普及的知名度,可资欣慰的是四行仓库以及八百勇士“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抗日壮举,从来没有被遗忘,即使在那些沦为小商品市场的日子里,人们也自发地于顶楼专设四行仓库纪念馆,用以纪念1937年的10月,那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保卫战,缅怀我们无畏的勇士们。
回顾当年之前,让我们先认识一下“四行仓库”,首先这个“行”应该发哪个音?标准答案是读银行的“行”。因为“四行仓库”就是四家银行的联合仓库,四家银行为:金城、中南、大陆、盐业。除中南外,其它三家银行都有强大的官方背景,创办人中包括了袁世凯的亲眷、退职大总统冯国璋、张勋等贵胄。中南银行是四家中唯一在上海创办的,由南洋华侨黄奕住在1921年投资创立,股东还有上海报业大亨史量才等人。1923年,四家银行联合成立四行储蓄会,到1932年,四行储蓄会的经营已经相当成功,为了堆放客户的抵押品和货物等,出资82万元建了个仓库,就是“四行仓库”。
建成后的四行仓库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地址在今天的静安区苏州河北岸,西藏路桥的西北角,门前的路名为光复路。
浴血之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日军发动了对上海的进攻,淞沪保卫战打响了。到了当年10月26日,固守在闸北区的国民革命军的抵抗行动陷入困境,遂决定撤出区内所有军队,去防卫上海西部郊区,留下88师524团第1营,由副团长谢晋元率领,以四行仓库为据点,继续对抗日军,掩护大部队的撤离。选择四行仓库,因为这个建筑是银行的金库,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墙体很厚很牢固,不是那么容易给摧毁。另外,苏州河对岸就是英租界,当时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在外国租界前打一场保卫战,可以起到传播至全世界的作用,以此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在抵抗日本侵略战争上的坚决态度,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
就这样,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400多位英勇的中国军人,死守四行仓库,打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28日,屡攻不下的日军,派出一小队十几个鬼子,携带成包的烈性炸药,偷偷潜至仓库底层,企图炸毁底层墙体,如果日军的企图得逞,那么整个四行仓库将被毁。这里又是射击死角,仓库内的守军虽然发现情况危急,但没有有效的办法去消灭鬼子兵。紧急关头,窗口内突然跳出一名浑身捆满手榴弹的军人,随着一声巨大的轰响,战士与十几名日军同归于尽。这位以生命保卫家国的士兵叫陈树生。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名字:陈、树、生。
背靠上海
5天的浴血奋战,故事很多,有的因为当时战略的需要,在宣传中作了加工,有的在后来的传播中,加入了想象的因素。如,习惯把这场战斗称作“八百壮士”,实际的守军只有400多人。“八百”系谢晋元的说法,以此表明守军的力量鼓舞士气。为了支持英勇的战士们,苏州河对岸的上海百姓,每当日军要进攻时,就举起大黑板,告诉中国守军敌军的主攻方向,同时高唱《八百壮士之歌》。因而,“八百壮士”流传甚广。
还有一则关于勇敢的女童子军杨惠敏向仓库内送去旗帜的事迹,在流传中变得扑朔迷离,又因为1976年她的事迹被改编成电影,经过艺术加工,事实越发模糊。杨惠敏冒着炮火,将一面旗子送进四行仓库,确有其事。但首先是她的年龄,有说14岁,有说17岁,有说20多岁。根据杨惠敏的生卒1915年3月6日-1992年3月9日推算,她当时的年龄应该为22岁。其次她当时是自己想到要送旗子进去,还是受请而为,也是各执一词。比较可靠的说法是,第88师有送旗之请,上海市商会促成此事,杨惠敏先送了面旗子进去,因为小,谢晋元后来又派士兵出来取了面更大的旗子。两面旗子先后在四行仓库飘起,极大地振奋了战士们的心。再者她是否独自泅河进出四行仓库的?据现有资料看,谢晋元率战士进入四行仓库大楼后,“连夜构筑工事,用麻袋把所有窗户堵死,只留一个通向租界的口子”,这个口子即是谢晋元的守军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也是杨惠敏送旗的路,和她一起进去的还有记者曹聚仁。
尽管有些事实真相可能难以厘清,可以肯定的是,这一场战斗并非四行仓库里战士们的孤岛奋战,他们的身后站着整个上海,全体总动员,源源不断地为仓库内的战士送去食物和各种补给,杨惠敏正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永不屈服
并不宽的苏州河对岸四行仓库里士兵的背水一战,距离近的如一场真人秀,把战争的残酷真实地呈现在整个上海面前。河那边,炮火硝烟中,中国军人正在以生命与侵略军相搏。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河这边,英租界里的英国人在操手旁观。
然而中国各界深为牵挂,上海的百姓心急如焚,他们用尽一切能够想到的办法如送旗送补给、唱歌呐喊传递信息、以黑板标语助威提示等等表示声援。无畏的中国士兵最后让隔岸观火的英国人产生了由衷的敬意,英国以中间人的身份参与了调停,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迫使日军同意驻守四行仓库的士兵可以转道第三方撤走。
11月1日,完成任务的谢晋元接到撤出的命令,率幸存的300多位士兵,撤往英租界,据说当时英军驻上海总司令史摩莱少将,亲自来到苏州河新垃圾桥边,指挥英军压制日军火力,掩护勇士们撤退。谢晋元撤离四行后,原以为可以归队继续抗战,不料被租界内的英军没收武器并限制自由,软禁于当时位于昌平路888号的公共租界西部意大利防区胶州公园内,时称“孤军营”,长达4年。谢晋元本人在一年后遇刺身亡,凶手系汪伪政府收买的兵痞,冲着他的抗日之举来的,而想通过刺杀抗日英雄来打击中国人民的抗日决心,显然是打错了算盘。历史已经证明,中国人民是不会屈服的。
纪念
1938年八百壮士的事迹便被拍成同名黑白电影。1947年上海市政府将上海北火车站到四行仓库的那条路改名为晋元路,将胶州公园改名为晋元公园,将附近一所中学改名为晋元中学。1983年4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在虹桥万国公墓重建其陵墓,“表彰他‘参加抗日,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
四行仓库解放后归属百联集团,成了小商品市场,直到2015年,借抗战胜利70周年的契机才完成了搬迁,并修复开放。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前高耸的西山墙,真实还原了战争留下的黑黢黢的炮洞弹孔,一下把人们带到1937年那场惨烈的抗争,令人震撼令人动容。
“舍生忘死保和平”,对于都市里生活的我们而言,就是一句歌词。而曾经的以及正在保卫和平的中华好儿女们,他们有的付出了生命,有的时刻准备着为了祖国牺牲自己的生命,其人其志气吞山河。如果我们只是记住他们,要求还太低太低,用他们煽情博关注度更是不敬,我们应该做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无愧于他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