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农村网民1.91亿,手机网民规模6.56亿,人均周上网时长26.5小时……一系列数据,从不同侧面透视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新动向。
互联网普及率51.7%,城乡差距仍较大
此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213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1.7%,较2015年底提升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
针对近年来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报告认为,这是由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利好政策的持续出台,以及互联网对于各个行业的渗透,共同促进了网民规模持续增长。
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6.9%,规模为1.91亿。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5.6个百分点,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报告调查认为,“不会上网”和“不愿上网”仍是农村人口上网的主要障碍,68.0%的农村非网民因为“不懂电脑/网络”不上网,认为“不需要/不感兴趣”的农村非网民比例为10.9%。
近四分之一网民仅通过手机上网
近年来,国人的上网方式也发生很大变化,从PC端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到如今的智能手机、App,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此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规模的近四分之一。
手机从通话工具成为上网终端,手机上网催生的“低头族”,随时随地碎片化上网时间的不断累加,也让国人的上网时长不断增加。报告调查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6.5小时,比2015年提高0.3小时。这相当于7.1亿网民,平均每人每天上3.8小时的网。
而这些“粘屏”数据中,年轻人无疑作出了最大“贡献”。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
国人上网最常干五件事
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保持稳健发展,除网络游戏及论坛/BBS外,其他应用用户规模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手机端大部分应用均保持快速增长。
从2016年上半年中国网民各类手机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来看,手机即时通信(包括微信和QQ等)的用户规模最大,达6.03亿人,使用率高达91.9%,紧随其后的是手机网络新闻 (用户规模5.18亿、使用率78.9%),手机搜索(用户规模5.24亿、使用率79.8%),手机网络音乐 (用户规模4.43亿、使用率67.6%)、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4.40亿、使用率67.1%),以及手机网上支付、手机网络购物、手机网络游戏、手机网上银行、手机网络文学等。
由此可见,当前国人用手机上网最经常干的五件事就是:即时通信、看新闻、搜索相关信息、听音乐、看视频。
2016年上半年,什么互联网应用最“火”?
从增长速度来看,网上外卖以31.8%的半年增长率一枝独秀,成为2016年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手机端网上外卖用户规模的增长更为明显,半年增长率为40.5%,用户规模达到1.46亿。也就是说,有1.46亿国人在用手机订外卖。网上外卖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将有巨大发展潜力。
新华社记者 朱基钗 高亢 刘硕 (据新华社北京8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