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做一个新药都很难,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胆石病研发团队在过去半个世纪研发出3个国家级新药。以上药牌“胆宁片”为例,年销售额近3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药”。在今年的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龙华医院方邦江教授领衔的团队围绕胆石病所做的临床规范与作用机理系列研究,走出了一条产学研同步发展的中医现代化之路,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老中医提出“科工贸结合”
龙华医院胆石病团队是研究胆的,这个团队本身也胆识过人。
上世纪70年代,我国胆石病高发,病人跑到大医院开刀,胆囊切除了,问题并没彻底解决,不久又出现胆管结石、肝脏结石,很多人没法耐受多次手术,况且根本难题难以解决:没法阻止结石复发。直到今天,胆石病以手术为主,但肝内胆管结石、胆色素结石在我国仍然常见且难治,手术后容易结石残留及复发和引起重症肝胆管炎、胆源性肝脓肿、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中医能不能想想办法?上世纪70年代起,“海派中医”代表人物顾伯华教授在龙华医院建立起中医治疗胆石病的临床研究团队。他说“中医不仅可以治慢病,也可以治急症,还可以涉足外科。”这些话,方邦江教授至今都觉得耳目一新。
这个团队发现,慢性胆囊炎、胆石病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基本可分为肝气郁结型和肝阴不足型。紧接着,顾伯华在大量验方中筛选出重要方子,以大黄、虎杖、青皮等为主要组分,他们开始投入对两种分型胆石病的新药开发。
新药开发谈何容易。到上世纪80年代,龙华医院朱培庭教授作为这个团队的第二代核心人物接过顾伯华的衣钵,老先生前瞻性地提出“科工贸结合”。1983年,他们找到上海中药一厂,院企合作科研开始了。
“当时没有科研提成、体制内创业的说法,大家抱着很朴素的想法:在科室里用方子,就是来看病的受益,但如果做成新药,将帮助到千千万万的病人。”方邦江说。
老话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这个合作科研历时8年,对药物配伍、筛选、提取进行反复实验。1991年,这群医生和药厂的同志终于交出一个新药,取名“胆宁片”。这是我国中药新政颁布以后上海的第一个国家级中药新药,轰轰烈烈于当年就做到1300万元的销售额。
新药疗效优于对照药物
他们没止步于“胆宁片”,2003年,他们与五洋药业合作的“升清胶囊”问世,2009年,与四川美大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芍杞颗粒”问世。
“中医要发展,要创新,不妨走小复方和剂型改革的道路。”该团队第三代领导核心方邦江告诉记者,根据临床经验和有关药效、药理等实验结果,他们在“胆宁片”的基础上精选药材、提高质量标准、减少服用剂量,这才研制出“升清胶囊”,开创了我国小复方中药创新之路。
紧接着,基于对胆石病的两种分型研究,该团队研发出主攻治疗肝阴不足型胆石病的“芍杞颗粒”,“胆宁片”则主攻治疗气郁型胆石病。持续地临床科研,推动着这个团队的持续创新。
通过与198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唯一指定治疗胆石病的中成药“利胆排石片”、同类进口西药胆通、茴三硫片、国际公认口服溶石药物UDCA做对照,结果显示:“胆宁片”、“升清胶囊”和“芍杞颗粒”总体疗效优于以上对照药物。
拥抱新技术助推成果转化
目前,“胆宁片”已实现年销售额近3亿元,上药牌“胆宁片”在全国建立了销售网络,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圆了上世纪90年代市科委领导提出的年销售额过亿的梦。
3个国家新药的背后,龙华医院这群医生还不断丰富着对胆石病的认识。从顾伯华到朱培庭、方邦江、张静喆等人,他们在胆结石病人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首次提出“胆病从肝论治”的学术理论,建立了胆石病的证候标准、诊疗规范,收录于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指南和路径,向全国推广。
该学科已成为全国胆石病中医临床医疗中心,年患者逾10万,还获得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匹兹堡大学专家的高度评价:龙华医院的胆石病研发团队通过探索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药之间的协同作用,率先从胰岛素抵抗等途径揭示胆石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水平在该领域处于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地位。
第一个新药用了8年,第二个用了约4年,第三个用了2年,这个团队研发新药的周期不断缩短,劲头十足。“以前大家没有转化意识,后来积极性越来越高,科学技术也在成熟,这一切都能提升科研成果问世的速度。”方邦江说,他们已经将基因芯片等技术应用于现代中医药研究,未来可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