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泡菜、日本奈良的团扇、景德镇瓷器、宁波金银彩绣……日前,“东亚文化之都·2016宁波活动年”在浙江宁波开幕。一场展示东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会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中、日、韩三国的优秀非遗项目集体亮相,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在现代化席卷全球的今天,中、日、韩面临一个相似的社会环境,传统的手工艺和与其相关的生活方式正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取代,传统文化、传统的手工艺如何继续保持它原有的活力?来自中、日、韩三国的专家在东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上就此展开讨论。
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多接触传统手工艺
“传统工艺为何会衰退?因为不适合现代生活。现在日本很多年轻人早上吃面包或不吃饭去上班,主要是吃学校或单位提供的饭,用塑料的碗筷,有时用勺子,还有几个人会买手工艺筷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日本漆工艺及金属工艺专家三田村有芳认为,“要创造机会让年轻人多接触传统手工艺。”
三田村有芳说:“日本学校的牌子,一般用木头或铸铁制作。而秋田县一个校名牌是当地很有名的木纹金工艺家做的手工艺品,孩子每天上学都可以看到。学生三四年级时必须要学习传统木纹金技法,在学校使用木漆艺餐具,从小培养他们对传统手工艺的认识。”
东京艺术大学副校长三田村有纯说:“对于传统手工艺来讲,它并不只是一件物品,它背后有历史和文化。买这些东西的人看到了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他们买了之后会感到非常开心,并不是为买后使用方便。”
日本政府是如何发展传统手工艺呢? 三田村有纯介绍说,早在1974年日本就出台了传统工艺的保护法 《传产法》,里面对日本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以及如何培育市场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别让城镇化“吞噬”传统文化
当前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手工艺所遇到的种种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妥善解决这些矛盾,依然是文化主管部门在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践中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重大问题。
“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城镇化对传统文化来说,尤其是对于传统手工艺,它遭遇的冲击是最集中的表现。传统手工艺原本在城镇乡村存续是最多的,但是这种城市化进程打乱传统手工艺的分布。”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手工艺研究所所长邱春林认为。
每个城市都有高新区,高新区里规划的基本上都是高大上的产业。“其实,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当中,我觉得不应该抛弃手工艺,而应该非常重视手工艺的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政府重视了这两个重要价值,既可以避免城市化的千篇一律化,也可以避免城市化的空心化。”邱春林说。
传统手工艺是创意文化产业
“传统手工艺对民间的贡献不可忽视。手工艺的发展就是藏富于民。”邱春林说,新型城镇化必须重视历史文脉,挖掘传统文化产业价值,使得传统文化朝着各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有的城镇做的比较好,既快速发展了城镇建设又很好地保护了传统手工艺。苏州镇湖镇现在的绣娘有8000多人,另有3000多人从事刺绣品的销售、设计,加在一起有1万多人,基本上以当地的农村姑娘为主。70%左右劳动力都从事这些工作,产值也是相当大的。整个镇上规划的也是前店面后绣房,产品也是阶梯化的。既有艺术大师的作品,也有普通绣娘的作品。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产业繁荣的状况。”邱春林说。
邱春林认为,传统手工艺产业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也可使新城镇延续文脉,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传统手工艺是创意文化产业,可消化很多具有创意思维的年轻人就业,还使得城市文化富有特色。传统手工艺的价值,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会越发凸显。
(本报宁波4月19日专电)
本报驻浙记者 蒋 萍通讯员 刘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