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山近照。
■本报驻京记者 郭超豪
2月15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就其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起草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国家层面的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 的起草单位之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院长魏玉山,请他谈谈全民阅读立法的来龙去脉及将给我们阅读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百余代表委员促成阅读立法
文汇报:《全民阅读促进条例》 进入了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一条例的诞生?
魏玉山:阅读立法这个建议在教育界和出版界实际上已经呼吁了很久,从1999年起,我们新闻出版研究院就开始研究全民阅读工作,阅读立法也是关注内容之一。这些年来,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为了保证阅读长效机制的建立,应当加快阅读立法。2013年的全国两会上,100多位政协委员向政协大会提交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提案。
提案提出为全民阅读立法、开展全民阅读规划制定、设立全民阅读节、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战略等一系列建议,有力推动了全民阅读立法工作。当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始启动全民阅读立法工作,由总局出版管理司、法规司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负责,起草全民阅读条例。
文汇报:促进全民阅读,这里的“阅读”如何定义,包括哪些内容?
魏玉山:阅读这个词,在古代意思是很明确的,就是指读书。后来,阅读经历了逐渐泛化的过程。加拿大作家曼古埃尔在一本著名的阅读史著作中写道:农民阅读大地,渔民阅读大海,医生阅读病人,把用眼睛看的都归为阅读。《全民阅读促进条例》 要推动的主要是以读书、读报、读刊为主的文本阅读。我个人有个观点:我们应该更多地把读者从影视和图画的阅读中拉回到更具有深度的文字阅读。
缩小城乡居民阅读差距
文汇报:制定《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直观的变化?
魏玉山:阅读立法的一大主要目标,就是要建立覆盖城乡的阅读设施体系,包括公共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阅报栏等等。通过立法,缩小城乡之间、城市之间阅读设施上的差距。目前,全国公共图书馆共有3100多家,藏书7亿多册,人均只有0.5册,且基本分布在县级以上城市。尽管从2005年开始,国家开始推动农家书屋的建设,为农村配备了一定的基础阅读书目,但城乡之间公共阅读设施的差距依然非常明显。
如在图书购买的渠道上,城乡之间也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居民距离最近的购书网点平均距离为1.93公里,而农村居民为4.92公里,因为路远、交通不便,很多农村的孩子可能根本就没去过书店。同时,城镇居民家庭平均藏书量96.13本,农村家庭只有40.99本。无论从阅读时长、阅读量、购买图书的便利程度等数据看,城乡之间目前的差距都是巨大的。目前许多阅读促进活动和各种阅读推广组织,重点还是放在了中型以上城市,到县级市的都很少,走进农村的就基本没有了。所以,颁布《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缩小城乡居民的阅读差距。
让社区书屋活起来
文汇报:对城市居民来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 的颁布会给我们阅读带来哪些便利呢?
魏玉山:虽然3000多个图书馆都在城市内,但中国城市那么多,分布也不太均匀。北京这么大的城市,只有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两家大的图书馆,加上一些区县图书馆,绝大部分居民仍然觉得看书借书不太方便。所以《条例》中提出通过建造社区书屋的方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阅读场所。
文汇报:“社区书屋”似乎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许多小区都有过类似的尝试,甚至不少学校和班级都有过图书角,但效果并不好,如何通过立法去改变和完善呢?
魏玉山:的确是这样,很多学校班级都有图书角,很多新建的小区也有类似的书屋,但为什么不能持久地发挥作用?因为没有统一的设计和规划。班级的图书角一般是同学自己带书来,互相之间换着看,开始可能有点积极性,但书籍得不到更新,一段时间以后就成了摆设。过去社区书屋的书籍来源,大都也是别人捐献的、不想要的书。通过立法,我们要统筹规划,对基层的社区书屋、图书角的图书的选配建立长期机制。让人们愿意到社区书屋看书,能看到想看的书,真正活起来。
书应当成为必需品
文汇报:书价较高一直是百姓热议的话题,这会成为促进全民阅读的一大障碍吗?
魏玉山:书价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前两年我做过一个书价和城镇居民收入和各种消费品增长幅度的研究,实际上,与许多商品与服务相比,书价的增长幅度是比较低的。举个例子,1980年代一张电影票大概2毛到5毛钱,现在的电影票打完折实际价格四五十元,上涨了百倍。而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的《红楼梦》一套四本的价格大概是五六元,现在的价格也就不到百元,上涨幅度只有二十几倍。
老百姓认为书价贵,主要是消费观念的问题。一本200页左右的社科类图书,售价大约是二三十元,如今就是一两包烟的价格。我春节回到农村,每家每户买鞭炮都得花几百甚至上千,但让他们花几十元买一本书,可能没这习惯。城市里的居民也在抱怨书贵,但周末一家三口出门打车、吃饭,就得花好几百,能买十几本书。书不应当是低档的消费品,它体现的是文化价值和文化尊严。
对于有些人来说,书可能不像空气、水、粮食、棉衣这样是生活必需品,离开了就活不下去。但对于有文化、有知识的人来说,书应当成为必需品。不读书的人,成长会受到制约;不读书的民族,发展就没有底蕴。
(本报北京4月19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