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村生活物件的利用,让柳舍村中的庭院充满乡土气息。郑思年摄
本报记者 赵征南驻苏记者 吴跃龙
磨车、磨盘、剥壳机、水缸……时隔多年,这些传统农村生活“道具”再次出现在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柳舍村村民张华明的视野中,“旧貌换新颜”,上面种上花花草草,变成了庭院园林的一部分。张华明的妻子对记者说:“经过改造,我对村子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是乡土气息回来了,陌生的是脏乱差见不到了。这样的柳舍村谁不喜欢呢?”
作为本届江苏园博会的一大亮点,处于园区“诗画田园”片区范围内的柳舍村并未被拆除或搬迁,而是被整体保留并纳入园区,定位为水乡田园式的特色村庄,进行整治与规划,力求重寻旧时的记忆,重新演绎传统水乡风俗和乡土文化,为大众呈现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农家院落,回味起埋藏在心底的乡愁。
庭院改造为游客更为村民
“村民的想法是,要配套改造柳舍村,不仅要为游客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要改善古村落村民的生活质量。”村里的老党员,68岁的金洪根告诉记者,改造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村庄“脏乱差”的难题。
村庄成了园博会的一部分,是游客可以游览的“活”的苏州民居。苏州民居中,即便很小的空间,也往往被栽植成绿色庭院。在张华明家,“因地制宜,巧借空间,遵循自然观、生态观,表达出祈吉求福的思想”,这些苏州庭院的设计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庭院中,树、石、路、山、水等园林要素一应俱全,原有的桂花树、老水井,再配上新增的攀援月季、丛生紫薇、枯砂水景、承瀑片石、丝落跌水等景致,以及磨车、磨盘等传统农村生活“道具”,与建筑整体的粉墙黛瓦融为一体。
在张华明家的外墙上,贴有“南通”的标牌。原来,像张华明家这样接受庭院改造的有15户,江苏省13个地级市各选一户,加上主办方的2户。他们通过乡村庭院设计竞赛的方式,将地方传统文化与建造工艺融于其中,实景展示江南乡村庭院的多种设计模式,并向游客开放。“家家有花园,户户是美景”,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还向游人传递生态文明、宜居乡村的现代理念。
捕鱼捉虾采菱等都要留住
要留住乡愁,光有苏式园林、小桥流水这样的硬件还不够,还得努力促成乡村文化的回归。
“柳舍村有着600多年的历史,西面太湖,境内田园水网交织,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村落。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生产生活方式演变,乡土文化逐渐消逝。”金洪根说,“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没下过农田,很多农作物都不认识。唱戏、捕鱼、捉虾、采菱、耕作……这些旧时的美丽记忆还回得来吗?”
柳舍村在改造中显然也注意到这一问题,村子鼓励村民在家园继续从事生产生活,保留比较完整和典型的江南乡村生活方式。
柳舍村共有260多户居民,1000余人,男性以泥瓦匠为主、女性则多在羊毛衫厂上班。为了促成乡村文化回归,柳舍村决定丰富本地居民产业类型,包括利用太湖水系养殖鱼虾、荷菱;根据四季时令,在保留的自留地中种植多种农田作物;重拾村落旧业,打造酒坊酱园以及石、木、竹等手工作坊;接轨苏州园博会,开办客栈、旅社、民俗风情街等。
“柳舍村是真正意义上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农家院落。园中有村,村中有人,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苏州科技大学教授居易认为,这是园林文化的自然回归。他告诉记者,本届园博会以柳舍村原生态村落景观为背景,以大面积田园地景为特色,营造“诗画田园”般的江南乡村氛围,做到了景观设计上的“文化先导”,即把地域特色与文化集成相融合,使园博会真正成为融入园林文化、太湖文化、吴文化、乡村文化等多元素的园艺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