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西拉教授年逾古稀仍坚持给学生讲课。 (上海交大供图)
在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刘西拉是无人不知的校园明星。他多次被评为学生们最喜爱的老师,他的《土木工程概论》一课,一直是学生最喜爱的课程。
“让生命燃烧,而不是冒烟”,这是《古丽雅的道路》书中的一句话,被刘西拉奉为座右铭。从教48年来,刘西拉将最先进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他说:“老师,不但自己要燃烧,还要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
工科理论课也能成学生最爱课程
《土木工程概论》是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系大二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在刘西拉看来,不仅要通过课程启蒙学生的专业之路,更要激发他们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热爱。
这么枯燥的工科理论课,为何赢得学生喜欢?因为刘西拉备课格外用心,将这个专业的魅力充分展现了出来。第一节课上,刘西拉就会说,“土木”二字叠加,就是“未来”二字,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就是要创造人类的未来。甚至许多被调剂到该专业的大学生们,上了他的课,也会立志将土木工程作为自己终生职业。
在课堂上,刘西拉还会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给学生们,每堂课都是以学生的热烈掌声结束,不少学生还感动得落泪。为此,清华、同济等许多学校,每年都邀请刘西拉去讲课。
酷暑为学生免费补课一个月
刘西拉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亲曾是中国药科大学的终身教授。父亲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在会客间里一直挂着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父亲的身上,刘西拉看到了教师与讲台的神圣。
刘西拉说:“我从大学毕业至今的五十年中,大部分的时间在做教学工作。教师并不是一个赚钱的好职业,但它是一个奉献自己的伟大职业。我很庆幸,到现在,还能在讲台上给学生上课。”
2015年暑假之前,刘西拉在与带教的研究生交流时发现,不少学生在课题研究上遇到瓶颈。见此,他二话没说,决定在暑假期间免费为学生们补补专业课。7月15日到8月13日,上海正值高温酷暑。刘西拉每天从市中心搭乘校车赶到闵行校区为学生们上课。75岁高龄的刘西拉,此时刚刚做过心脏微创手术,为了给学生们上课,每天一站就是3个小时。他把学生们的问题汇集成专题进行讲解,常常是四块黑板的板书写满了,擦掉再写。
治学严谨,言传身教
对待土木工程的学术问题,刘西拉对学生一向严格要求。“我们写的论文在拿给刘老师看之前,都会自己先反复修改、完善,如果他发现学生对待学术态度不够严谨,会非常生气。”上海交大土木工程系副教授、刘西拉的学生宋晓兵说。不过,即便学生做得不好受批评,也一定是刘西拉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对话,没有旁人在场。
几年前,刘西拉70岁生日,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个学生自发地回到上海来探望他。学生们凑到一起回忆跟随刘西拉教授读书的日子,都很感慨地说:“跟刘老师读博士,真是辛苦。但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们都非常感激刘老师的严格——不光是专业基础扎实,刘老师治学态度更深远地影响着我们——即使面对困难,我们也会积极应对,从不放弃。”
如今,刘西拉所带的博士生毕业后不少人也从事教师这一职业,他们说,刘老师对教学有激情,鼓励我们做到最好,这就是“让生命燃烧”的价值体现。
文汇报记者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