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的新能源汽车蓄势待发,准备迎接新生。
这些“小红车”将提供新生游览校园、校园至地铁站短驳等服务,并为新能源车数据平台采集数据。
本报通讯员 梅秋武摄
上海交通大学昨天迎来了来自全球的13000多名新生,学校为这些新生启动了“学在交大”的迎新主题活动。
新生们入学报到后首先“参与”学校的科研项目
据介绍,今年的新生入学报到后,将立即参与到学校的新能源车数据平台搜集实验中,为新能源车的完善和推广提供第一手数据。
往年,新生在上海交大报到后,会有迎新的师兄师姐们踩着三轮车把学生的行李送往宿舍,但是今年学校里安排了曾在世博会上亮相的十多辆新能源“小红车”搭载新生开启首次科研之旅。这些“小红车”将提供新生游览上海交大校园、校园至地铁站短驳以及机场、火车站接送等服务。
此次活动负责人,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汽车电子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殷承良教授表示,这些“小红车”是上海交通大学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平台上的车辆,在方便新生的同时,提供服务的新能源车辆都会将行驶中的各项信息发送至平台,成为上海交大新能源汽车科研项目的研究数据。
新生也第一次亲身参与到了上海交大的科研项目之中,体验了作为新交大人的首次科研之旅。为新生提供服务的“司机”其实都是新能源汽车的参研人员,有知名教授也有高级工程师,他们在服务的同时还会为新生讲解丰富的新能源知识。
2015届新生中,留学生超过10%
上海交大昨天的13000多名新生中还有千余名海外留学生,比例超过10%。而这也是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成果之一。
单单是今年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开设的“生物医学工程全英语双硕士项目”就吸引了12名来自6个国家的留学生,其中既有世界一流工学院毕业的奖学金达人,也有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的弟子,也有放弃美国总统管理奖提供的政府管理职位、认为来上海交大学习更有吸引力的慕名申请者。
马库斯是美国普渡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本科四年获得8项奖学金,辅修哲学专业,已在业界权威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此次他研究生第一志愿就填报上海交通大学。因为马库斯的本科导师曾到访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并留下深刻印象。因此当马库斯有意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时,导师便向他大力推荐了上海交大。马库斯告诉记者:“导师介绍完后,我第一时间上网查阅了这个学院老师发表的科研论文,看完我认为在这里可以得到我所需要的科研指导,当即就决定选择这里了。”
而2007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化学系的克里斯托弗去年刚刚获得芝加哥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学位。他也是美国总统管理奖的决赛入围者。克里斯托弗曾是《美国期刊专家》编辑以及纽约大学全球学术研究员,今年他也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全英语双硕士项目”的学生,因为他的朋友、第一届的学生比尔就读后多次介绍的交大学习科研经历,吸引了他。
据上海交大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近年来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师资的国际化程度以及全英文教学,并且部分学科学术水平的提升,吸引了不少国际学生,未来这仍将成为学校的主战略,通过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程度,使校园更多元。
文汇报首席记者 姜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