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中的唐代建筑长什么模样?画中的人物是如何酿酒和农业生产的?这些答案即将在沪上的“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揭晓,并通过小朋友的手工制作得以“复活”。记者昨天获悉,敦煌研究院与虹口区日前正式签约,将在“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推出敦煌石窟艺术项目,让更多的沪上青少年享受到敦煌文化。
“指南针计划”是由中宣部、国家文物局、教育部、财政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多部门联合推出的“青少年体验基地建设研究及示范”项目,它是一项涵盖农业、纺织、营造、文化传播等若干领域的大型系统工程,旨在培养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研习、体验和传承。
2012年2月,国家文物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就共建“国家‘指南针计划’专项青少年基地”签约,并将该基地落户虹口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据透露,基地推出了古代造纸、印刷、染织等20个模块的活动课程,上海全市的中小学生都可以在每周二、三、四下午参加。基地在节假日还免费向社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体验活动、学员实践活动以及适合青少年的暑期活动。
据统计,历经3年多的培育,“指南针计划”青少年基地已开展各类主题活动800余场,接待海内外师生7万多人次,已经成为上海青少年研习传统文化、实践古代科技、传承中华文明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眼下,基地的二期建设正在进行中,将惠及更多的青少年。
“这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求的展示‘窗口’,敦煌文化的传承和推广需要更多青少年的参与。”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透露,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西榆林窟和敦煌西千佛洞的保护管理和研究综合性机构,敦煌研究院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等资源,将为“指南针计划”提供技术和学术支撑。
文汇报记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