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去年市委一号课题,全市各区县正纷纷忙着翻牌子、调机构。转型之后,才是真正的考验——面对实打实的纷繁治理任务,转型后的基层如何应付?对此,长宁在全市率先提出“下转,上也要转”的理念,推动区职能部门同步转型,以对接改革,落地见效。
区委书记王为人坦言:“到了今天这个阶段,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这次街道机构改革,其深层次目的是要服务于街道向‘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职能转变,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翻翻牌子’、‘拼拼桌子’、‘挪挪位子’,如果相应的职能不转变、工作方式不转变、工作作风不转变,如果还是沿用原有的习惯性做法,很容易陷入‘穿新鞋,走老路’、‘雷声大,雨点小’的境地,这不是改革的目的,也不是基层干部群众希望看到的”。
为此,在整个推进基层改革的过程中,王为人提出了“四转八变”的要求,要求所有职能部门及干部队伍主动转型,顺应改革。
转理念,变社会领域中的单项逐级管理为各方协同式社会治理;变上级主管部门的角色定位为社会治理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区综治办着力梳理出综治工作以及平安建设的工作理念、功能定位、体制机制中不足和短板,努力将传统打击防范型的社会管理模式转变为各方协同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转职能,变简单完成工作任务为加强基层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变监督、考核为组织、参与、协调。如,区建交委针对社区中存在的一些“硬骨头”和历史遗留问题,主动跨前,会同街镇实地考察、研究方案、制定对策、寻求突破。区人社局在落实市对区的工作考核指标中,与各街道(镇)充分沟通,变任务指派为协商共议,变指标下达为联动共建。
转方式,变依循办公、按习惯方式办事为依法行政、遵循社会规律、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变街道是部门工作的一只脚为落实工作、实现社会有效治理的大平台。如,区文化局通过提供“多个一”即“一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社区图书馆考核定级表格、一个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一套推进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和专业化管理的文件、一套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及社区图书馆考评定级标准、一个群众文化团队管理办法”,加强对街镇的专业工作指导。
转作风,变闭门定计划、写总结为实地调研、共商共研;变对上负责、对文件负责为对下负责、对群众负责。如,区社会管理联动中心要求中心工作人员结合自己业务工作,每周至少半天到街镇开展工作,指导街镇推进建设,协调相关业务工作,联络员必须在对口街镇初始运行阶段进行蹲点,主动、及时协调街镇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确保街镇中心顺利运行,同时把工作人员的下基层、蹲点工作情况纳入干部的考核之中。
下一阶段,长宁要求各条线职能部门和各街镇积极适应,主动转变,加大实践探索,抓紧建立和完善“1+6”改革后新的运行机制和新的工作秩序。
一方面,牢牢把握调机构与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关系;另一方面,牢牢把握重心下移与条线支持的关系。
机构调整后,街镇的工作任务会很重。在调研中,有同志说,这次改革,迎来了基层工作的“春天”,千万不要弄成“黄梅天”,忙得浑身是汗,但各方面都不舒服。为此,“四转八变”明确:街镇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的职能,努力让各自辖区范围内的群众生活和工作得更好;区委区政府职能部门也要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主动适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新要求。比如,方案中提出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权力下放、权责一致,赋予街道人事考核权、征得同意权、规划参与权、综合管理权等,但这些权如何赋予?如何下移?职能部门要加强思考。同时,权力和责任下放以后,也不是样样事情街镇都能办得好、摆得平,很多顽症和难题,没有条线部门的支持,单单靠街镇是做不了的,部门不能一放了之,把难题都推给街镇。
长宁明确要求各职能部门顺应改革要求,从过去“发单子”转向主动服务,了解街镇实际,服务街镇需求;从简单“派任务”转向加强调查研究,针对街镇面临的共性问题,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做好协调指导;从注重“抓考核”转向加强行业监督和管理,加强规范性建设。让落实到基层一线的力量和资源能真正运转开来、发光发热,造福百姓。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