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体验农民伯伯“汗滴禾下土”的不易。(虹口区实验学校供图)
钻入热气腾腾的种植大棚移栽茄子苗,编织“蛋袋”塞入青壳鸭蛋来一场“斗蛋游戏”……昨天是立夏节气,虹口区实验学校把社会实践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近百位六年级学生在崇明县三星镇的“瀛春百蔬园”种植大棚里上了一堂生动的“廿四节气课”。
在崇明三星中学的门口,有2亩农田、4个蔬菜大棚,大棚被24块“节气牌”环绕着,介绍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风俗。根据有关规定,虹口区实验学校委托管理崇明三星中学,该校利用这一契机,向学校附近的当地农民租用了2亩农地,建成了“瀛春百蔬园”种植大棚,作为两校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开设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初探”、“崇明绿色生态农业实践基地”等校本课程。
钻进热浪滚滚的种植大棚,虹口实验学校的学生在三星中学老师的指导下,用铁铲在蒙着地膜的土壤中铲出约5厘米的洞穴,小心翼翼地将茄子苗放入其中,重新填土,轻轻拍平。学生张皓杰虽然只移栽了三棵茄子苗,但来来回回浇水三四趟,已累得满头大汗。“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大棚种菜,终于体会了一把农民伯伯‘汗滴禾下土’的不易。”
除了参与农田的立夏作业外,这群城里小囡还与当地学生一同感受崇明的立夏习俗。“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昨天现场,孩子们还动手用彩色绒线编织了“蛋袋”。“在我们崇明,历来有立夏吃‘七青’的习惯,如草头烧饼、青壳鸭蛋、青麦仁、青蚕豆等。此外,还有‘称人’、‘钻麦园’、‘看海’等风俗。”三星中学的徐妙琴老师说,和上海市区立夏吃新鲜鸡蛋的习俗不同,崇明人的立夏蛋是咸蛋。因此,这群“城里娃”的蛋袋里都多了一个“青壳鸭蛋”。
“在这个种植基地,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日常种植青菜、南瓜、黄瓜等蔬果,这些蔬果从播种、施肥到收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虹口区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江韡告诉记者,学校每隔一段时间,便组织部分学生前往大棚。今后,“24节气课”将成为学校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
文汇报记者 钱钰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