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坛有3位姓范的名人: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范伯群是著名的中国通俗文学史研究专家,因为年龄最大,被称为“晚范”;“中范”范培松是苏州大 学教授、苏州作家协会主席,在散文界地位颇高;“早范”范小青是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当代著名小说家。日前,“三范”齐聚江苏书展,共论雅俗文 化与全民阅读。
雅俗文学互补而非对立
“从冯梦龙们到鸳鸯蝴蝶派再到现在的网络小说,在‘精英话语’为主导的文学史一直作为‘配角’或者‘逆流’存在,但这种市民大众文学理应成为现代文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年,年逾八旬的范伯群一直在为通俗文学的“正名”奔走呼号。
而他的学生范小青也在密切关注网络小说等通俗文学的兴盛,在她看来,一些精英文学作家正面临读者越来越少的尴尬。“书本不仅仅是商品,它还有精神属性。”她呼吁政府应当出手扶持“雅”文学。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雅”文学的受众主要是知识精英,而“俗”文学面向全体市民大众,通俗文学长期处于被贬地位。“民国时期,通俗文学被称为‘鸳鸯蝴蝶 派’,这实际上是一个歧视性词汇。”范伯群认为,中国知识精英文学初登文坛时,说通俗文学作家是“全无心肠的人”,写出的东西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实际 上,‘鸳鸯蝴蝶派’很多都是报人,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往往代表着社会良知,引发市民的共鸣。”
范伯群提出,冯梦龙们代表农业文明社会中的市民文学;鸳鸯蝴蝶派是现代工商文明时期的市民大众文学;现在网络类型小说和前辈们有着血缘关系,是当代的市民大众文学,上述三者构成了古今市民大众文学的文学链。
以前现代文学研究多以“精英文学”作为文学史建构的中心。“我的观点是市民大众文学与知识精英文学组成了现代文学的雅俗两翼。”范伯群将雅俗文学的关系看作互补而非对立。
文学要多诠释人性美
不过,范伯群也提醒,我国的通俗文学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遇到了30年“断层期”,改革开放后才重新起步。“当时主要是从港台传入,比如金庸、琼瑶等 人的通俗小说。”所以,虽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通俗文学曾有过短暂“火爆”,但老一辈的通俗作家已经退居幕后,匆忙上阵的年轻通俗作家显得很“幼稚”,再也 没有人达到前辈的高度。如今的通俗文学主要涉及泛娱乐化的内容,充斥了大量的“劣质品”,读者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
那么,娱乐消遣意味浓厚的通俗文学能不能给读者带来正能量?他认为,良性的通俗小说除了让人休息调养,还是可以带来正能量的,比如幻想小说可以帮人打开视野。
范培松则认为,带来正能量的文学不分雅俗,只要多诠释人性美的东西就可以。“现在的书不管雅俗,既有精品又有垃圾,市面上书籍很多,好书却不多。因此,读书首先要选择精品,精品书籍可以给人带来智慧。不能置身于垃圾之中,让自身失去色彩。”
“雅”文学创作不会消失
范小青认为,雅俗文化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是作者的出发点和读者的需求点各不相同而已。知识精英文学重自我表现,主体性强,希望在文体和语言上有创新,而 通俗文学更贴近读者,重视可读性。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雅俗的区别似乎变得更大。“现在雅俗不仅有先前的差异,还有创作方式的区别。网络作家准备好部分 文字内容后和网站联系,放到网上供读者免费阅读,网站根据点击率和作家签约,之后,作品创作的后续方向是受网站要求的,读者希望怎么发展作家就怎么写;而 传统精英文学作家喜欢一个人安心创作,从自己内心出发,而不是市场。”
范伯群曾提出,过去写精英文学的作家要适应市场化发展,吸取通俗文学的 艺术经验,使自己有两套笔墨。但范小青坦言这对传统精英文学作家来说有点难:“像我从事30多年的传统文学创作,看网络文学没问题,但突然让我去写现在很 火的‘青春疼痛文学’,我揣摩不了现在青春男女的心思,无从下手。”
面对市场化还有人选择坚守,但会面临受众圈较小的尴尬,“‘老作家’对于 社会万象的沉淀是部分网络文学所不具备的,可以给读者带来更多营养,传统文学创作注定不会消失。”范小青提议,政府应对“雅”文学创作予以激励,一方面要 提高稿酬,还要扶持文学期刊,让坚守者“活下去”。
文汇报记者 赵征南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