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姮(中)在单位附近的小区联系共建,希望定期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 本报记者 陈龙摄
人物小传
王艳姮,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行政一庭副庭长。审案近20年,她手中出了不少经典案件,成为行政审判前沿带头人。
她好学钻研、勇于实践,注重挖掘热点问题,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大调研课题《社会保障行政案件法律适用研究》成员之一,主持制定了上海高院《行政诉讼 的当庭裁判指南》。同时积极探索行政审判规律,撰写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和调研报告。她主持的多个庭审、案例和裁判文书分别被市高院评为示范庭审、 精品案例和优秀裁判文书。
她先后荣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荣立上海法院系统三等功三次,并协助庭长带领行政庭连续荣立上海法院系统集体一等功两次。
2013年12月,入选“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
每逢王艳姮公开审案,旁听席的入座率总是高得出奇,因为她主持的庭审“一切皆有可能”:有行政机关首长因迟到而被要求向被告道歉的,有法官亲自向被告致歉的,还有“老官司”表示对判决服气再不上诉的……旁听百姓最直观的感受是:“她的话,我们信。”
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是件棘手的事儿。人们大多认为诉讼双方“实力不均等”,审判过程本身就是一场考验政府公信、社会互信的博弈。进入黄浦区法院 近20年,王艳姮一路从行政庭书记员、审判员,成长为审判长,现任行政庭一庭副庭长。她主审了超过530件行政案件。忆及这些年的断案经历,这位40岁出 头的女法官展现出极具专业素养的冷静:“法官这个职业不可能很煽情,行政庭法官尤其如此,需要通过理性思考来平衡双方,解决实际问题。我只希望以一己绵力 为重塑社会互信的大环境做点贡献。”
黄浦辖区内集中了90%以上的市级政府部门,每年受理的“民告官”案件近500件,约占全市法院的四分之 一。当年,王艳姮从校门跨进法院,主动请缨到黄浦行政庭。“这里对审判能力要求更高。”要求高就高在信任问题上,王艳姮说,即便是20年前,老百姓抱着一 纸诉状来到法院告政府,心中同样抱着一堆疑惑。在他们眼中,法院也是“政府”,拿政府的钱,怎么会替百姓说话?所以,审理的过程相当于“角力大赛”,要以 更多的沟通,从程序乃至法官形象上确保公平,在此基础上将这种偏见和疑虑扭转过来。
“民告官”,有不少当事人是顶着一口气来的。很多诉讼源起 政府部门在处理过程中的种种小瑕疵,百姓感到不受尊重、不平等,由此生罅隙,进而惹官非。不过,相比让百姓信任,让行政部门服气更难。不少政府机关习惯了 “朝南坐”,要让他们低头认错,公正以外还需要技巧。根据多年探索,王艳姮所在的行政庭率先在全市探索实施《协调化解建议函》制度,即在审案过程中,法官 以第三人身份向政府机构出具建议函,从法律角度提出可操作性的化解纠纷建议。这一招,对于那些确有瑕疵的政府机构特别管用,让他们能“顺坡下驴”——既解 决了矛盾,也留了颜面。
“在中国,颜面是个大问题,但在我的法庭上,颜面不如诚恳重要。”王艳姮看得很清楚。“很多时候,信服与否并不仅仅在 于判决本身。当法官注重了审判程序每一步的公平公正,必定会为判决结果的信服度加码加分。”她因此对自己和同事约法三章:不轻视任何一起案件,因为行政案 往往涉及老百姓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公平对待每个当事人,无论是不能支付诉讼费的困难群体还是腰缠百万的富翁,都本着正义和善意来适用法律;不论什么样的当 事人,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充分尊重他们的尊严和利益。
随着社会利益多元化、思想多元化,行政诉讼本身出现了诸多变化。黄浦法院最早一年接案 数十起,如今年近500件,涉诉部门也从房地等部门扩展到更多的单位机构。面对不断涌现的新类型大案要案,王艳姮敢于“首吃螃蟹”,高质量地审理了我国首 例脐带血管理的卫生行政案件,受到最高院肯定。“法条永远是滞后的,但其背后的法律思维和人文关怀是永恒的,也是法官能紧紧抓牢的准绳。”
近两年,行政机关的败诉率基本在7%左右,百姓撤诉率近30%。王艳姮这样解读:“实事求是地说,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整体上提高了,其内部规范、组织构架、事务执行流程愈加严谨规范。这是它们在败诉中累积起的经验,也是我们希望达成的结果。”
文汇报记者 顾一琼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