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钢琴昆曲音乐会,钢琴家顾劼亭通过两个剧中人物的“相遇”及“平行”关系,体现东西方文化的相知、相通和相融。(上海音乐厅供图)
本报记者 周敏娴
在上海音乐厅2017年新乐季中,探索音乐融合跨界、为年轻艺术家打造实现创意的平台———乐无穷系列,将在3月一连推出3场民乐跨界音乐会:“古韵新弹”———高博文和他的朋友们新评弹音乐会,对传统评弹艺术进行了革新,以当代音乐的思维方式和作曲技法呈现江南评弹。“绘笙汇瑟”———张梦作品演奏音乐会,将笙与合成器、舞者、效果器结合,创制“民乐新玩法”。“当德彪西遇上杜丽娘”钢琴昆曲音乐会去年曾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亮相,在该音乐会崭露头角的钢琴家顾劼亭,表现了东方文化对德彪西及其作品的影响,以及连结二者之间的艺术纽带,从新颖的角度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相知、相通和相融。
当民乐与西方音乐技法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那些年轻的跨界演奏家们,又都在忙些什么呢?
让吴侬软语在爵士乐中发光
评弹艺术家高博文的“古韵新弹”音乐会,以当代音乐的思维方式和作曲技法呈现 《情探》 《莺莺操琴》《道情》 《书房自叹》 《天涯歌女》《义激陈琏》 等经典唱段。音乐会上,以爵士乐的和声色彩、复合节奏和即兴演奏的方式为基调,让古老的评弹艺术焕发新生,创造一种独特的跨界艺术形式。
高博文说,他的评弹音乐跨界路已走了10余年。2004年一场表演让他动了这个“变”的心思。“那天台下观众来自五湖四海,当中不少从未听过评弹。因为评弹的演出样式比较静态,第一个节目尚能压得住,表演到后面观众就散神了。”第一场演出结束后,高博文就开始琢磨怎么样通过改变演出的形式,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在不断的磨合和沟通中,他们一手打造了“新民乐评弹”———改编俞调、蒋调、祁调、严调等一些经典唱段,对曲牌“山歌调”“道情调”“乱鸡啼”“大九连环”等进行再创作。
近年来,高博文又开始探索“摇滚评弹”,还和新乐府音乐机构合作创造了“爵士评弹”。爵士乐灵动,而评弹作为曲艺,其唱腔也灵活而自由。评弹大家周云瑞先生的作品 《王魁负桂英·书房夜读》 经过高博文之手,改编成了爵士版本。“在改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把音乐做成简单的过门叠加,而是根据音乐的感觉进出游走,在唱的时候不拘泥于过门,而是像过去读书人吟诵一样,由情而发、有感而唱。”高博文说,要达到这种境界,还需要更多的尝试。
放肆做一个“绘笙汇瑟”的梦
“笙”作为中国的古老乐器,低调却不畏缩,可张扬,亦可中和,可以说是最能体现中国人性格的乐器。用这件中规中矩的古老乐器能捣鼓出什么样的跨界音乐效果?年轻的音乐人张梦把自己的音乐理念付诸实践,试着将笙与合成器、舞者、效果器结合,创制“民乐新玩法”,给出问题的答案。
师从著名笙演奏家翁镇发和著名作曲家王建民的张梦,“身兼数职”———既是演奏家,又有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吹笙和作曲,是握在张梦手中的两把利刃。张梦自己坦言,这两种艺术形式开拓了他的眼界,也让他的想象力有了安放之处,同时张梦也特别提到笙演奏家、作曲家吴巍,在他的影响下,张梦才开始走上这条让古老乐器焕发全新演奏概念的探索之路。
因为从小刻苦训练,张梦的演奏功底很扎实,即便是在无准备的条件下临时吹起《晋调》等传统曲目,也丝毫不在话下,“从小吹的曲子,忘不掉!”张梦的话里透露着一丝得意。“传统”之于他,是在懵懂时期就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界线模糊的“非典型”钢琴家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够实现。”———这句印刻在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大门上的话,是新锐旅法钢琴家顾劼亭的座右铭。这位才华出众的年轻艺术家将“打破界限”的创作概念贯穿作品始终。在她的作品里,法国音乐家德彪西遇见了中国古代女子杜丽娘,目睹杜丽娘为情而亡又因情死而复生。钢琴和昆曲分别代表了两个穿越时空的灵魂,在舞台上演绎着前世今生。
顾劼亭出身于教育世家,记忆里,她人生中第一次登台是被抱上琴凳的。那时候的她只有两岁半,“我只记得当时下台前很认真地鞠了躬,人太小腿太短了”。其余的部分已经记不起,但对顾劼亭而言,从那一刻起,她和钢琴就结下了深深的羁绊。9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18岁考入世界顶级的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28岁获得这所名校钢琴演奏的最高演奏家文凭和首位华人钢琴硕士及室内乐硕士,被当地评论界誉为“黑白键上的丝绸之路使者”。
历时3年雕琢,顾劼亭创造出一种由多种艺术元素和梦幻场景构架而成的新生舞台形式———立体式剧场“戏剧×音乐事件”。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与近代“印象主义”音乐鼻祖德彪西的作品,穿越时空相遇,这种跨界融合的作品形式,让严肃音乐艺术以一种更加融入生活的方式被大众所接受。